子里不吃的蛋白。
崔母瞧着他们二人恩爱,笑道:“最近下雨,肯定有不少蘑菇卖,我待会儿再去买只鸡回来煲汤喝,正好给你们二人补下身体。”
“不是我这个当母亲的老催你们要孩子,只是旁的人家如你们一般大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们两个也得早点让我抱上孙子才行。”
“到时候就算我走了,也好下去同你父亲交代。”
对于母亲的催生,崔玉生已经不好再用之前那句“玉娘还小。”堵塞。只是埋着头,含糊不清地应着,“我和玉娘会看着办的,母亲不必担心。”
“你们两个都老大不小了,我能不多记挂一些吗。”
待早饭吃完后,崔玉生去了回春堂,玉荷则是背着个竹篓出门,里面还放有一把药锄,一壶水,出城时不忘再买上两个馒头。
此次她去的村子叫金银村,因村子种植大量金银花而得名,但现在还不是采摘金银花的时节,她主要去收的是有利水消肿,祛风湿的红柳,消肿拔毒,通经导滞的蓖麻和平喘止咳,解痉定痛的洋金花。
她刚进村子,就被最近拘在家里好几日,如今天气好出来疯玩的小孩子们看见了,一个两个朝着村里边跑边喊。
“崔大夫来了!”
“爹娘,崔大夫来了!”
听到声音的村民立马围了过来,手上都拿着自个在家炮制好,或是烘干的草药。
因数量不多,拿去药房也不会有人收,放在家里就只能干着急的气急败坏时,崔大夫说她愿意收,价格也公道,要是有个小病小痛崔大夫还不收钱的免费帮看,以至于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很喜欢她。
“崔大夫你来了。”最先挤到前面的胖大婶手上提着一条鱼,“这条鱼是俺家那位刚从池塘里捞出来,崔大夫拿回去清蒸,保证鲜得你舌头都掉了。”
对于王婶的好意,玉荷自是拒绝,“王嫂最近身体可还好。”
“自从吃了你开的药,我现在是吃得香,睡得也香。”
又有一个人挤了过来,“崔大夫,你帮我看一下,我最近总是口渴想喝水,大牙疼得不行。”
玉荷把背着的竹篓放下,“ 伸舌头给我看一下。”
那人顺从的伸出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