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们岿然不动。
朝廷以四书五经育人,以宗法治地方,每个人都被教导要仁义礼智信,要忠于朝廷,他们往往举全族之力培养子弟,或者几代积累才能出一两个有功名之人,科举考试是所有普通百姓改换门庭的希望,为了这个希望,他们头悬梁,锥刺股。
现在,权贵轻飘飘就能毁掉一个寒门世子考试的机会,他们怎么能甘心?!
他们任劳任怨,温顺恭敬,忠于君王,君王爱护他们吗?
老百姓就那么不值钱吗?
一名贡士站起身,洒泪道:“我家中贫寒,老母为供我读书,生生熬瞎了一双眼睛,我苦学多年,不敢有丝毫懈怠……”
另一名贡士也站起来,指指另外几人,道:“我们这些人是同乡,一起进京赴考,不管路上多么辛苦,大家依然手不释卷……我们这么辛苦,因为我们知道朝廷公正取士,知道朝廷不会辜负我们的辛苦!现在呢?”
有人说到激动处,嚎啕大哭,冲向贡院大门,差吏吓一跳,慌忙抢上前把人拦住,今天要是有人撞死在贡院,他们可以直接卷铺盖回乡了!
更多的差吏赶过来,驱赶围观的百姓,朝静坐的士子们施压,威胁他们不离开的话就把他们都抓去大牢。
士子们不为所动。
他们今天来不仅仅是为谢嘉琅和文宇,还为了他们自己,更为了全天下和他们一样的士子,今天他们就这么放弃了,来日会有更多士子被权贵欺凌,他们代表天下无权无势士子的脊梁,不能退缩!
一人带头背诵起文章,其他人跟着一起大声朗诵,声音一开始很杂乱,慢慢汇集成一道整齐的声音。
一道虽然莽撞、幼稚但是无比坚决的声音。
总管太监看到这里,心惊肉跳,连忙回宫禀报,将贡院前的情形一五一十说了,又道:“皇上,咱家打听过了,这两天长公主的事已经传遍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
皇帝挑了挑眉。
总管太监察言观色,道:“陛下,长公主纵容世子,民间其实早有怨言,这次之所以引发众怒,都是因为他们怨恨长公主。”
御前亲卫问:“皇上,要不要派人去贡院驱赶那些鲁莽的书生?”
总管太监忙道:“不可莽撞。”
皇帝摆摆手。
他只当是一件小事,现在闹大了,那就往大了处理。
一边是天下士子的忠心,一边是三天两头哭闹的长公主,皇帝根本没有犹豫,他道:“宣谢嘉琅。”
在谢嘉琅入殿前,皇帝命礼部把谢嘉琅的考卷送过来。
太监总管早就猜到皇帝要看考卷,已经备好,立刻送到案前。
皇帝看完考卷,颔首道:“难怪敢状告长公主,字如其人,文章也如其人……可惜,错过了殿试。”
太监来报,今年的主考官求见,皇帝示意让他们进来。
几位主考官都一脸愁容,今年还好没有落第士子闹事,殿试的名次出来,也没有什么异议,可是谢嘉琅因长公主的缘故缺考,他们没遇到这种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是让谢嘉琅明年再考,还是让他补考,重新评定名次?
主考官各持己见,拿不定主意。
皇帝道:“等朕见了谢嘉琅再说。”
主考官告退。
*
此时天色已晚,太监赶到衙署时,官差们愕然地道:“谢嘉琅已经被带走了……”
“谁带走的?”
“指挥所的人。”
太监冷笑,长公主这是打算把人劫走?威逼谢嘉琅撤回状子?“把人追回来!圣上召见谢嘉琅,何人敢拦?”
跟着太监出宫的是亲卫,全都是世家勋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