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1 / 2)

鸣蝉 谢嘉琅谢六爷 2029 字 15天前

除了老夫人名下的田产房产,其他产业几个嫡子平分,五爷不是亲生,略少一点,二房这几年吞进去的,大房并不计较。

这么算下来,二房、六房,连五房都得了好处,唯有大房吃亏。

而老太爷去世时的意思是长房守业,产业一大半留给大房。

老夫人把持着家中产业,习惯发号施令,不想分产,可是不同意的话,她相信以谢嘉琅不近人情的性子,转头就会吩咐管事把所有账本抬到祠堂去。

真那样,二房就什么都捞不到了,她作为老夫人也会颜面尽失,沦为族中笑柄。

老夫人心里强烈挣扎。

谢嘉琅转头,望着庭院漆黑飞翘的屋脊。

“子弟不肖,长辈当教之。长辈糊涂,身为晚辈,也不能视而不见。孝经有言,故当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行孝须有度,长辈有错,子弟也该据理劝谏。祖母偏心、偏激,是不争的事实,因祖母偏心偏激,助涨了二叔二婶的野心。为了谋夺家业,二婶无所不用其极,家中兄弟姐妹面和心不和,外面管理产业的掌柜互相勾结,借机浑水摸鱼。”

而他,作为本该继承家业的长子长孙,不仅遭到同龄人的欺凌,还被长辈联手绞杀。

第一次被人当面指责偏心、纵容兄弟相争,老夫人脸上涨红,气得直打颤:这个孙子果然是来讨债的!

谢嘉琅继续道:“孙儿以为,不如将家中产业分了,以后各房各自过活,免得兄弟阋墙,再起争端。”

老夫人收起怒气,犹豫不决。

谢嘉琅声音发沉:“祖母,一刻钟后,您还不能做出决断的话,孙儿便叫人搬走这些账本。”他一字一句,语气平淡。

听在老夫人耳朵里,却是一声声雷霆。

“罢了。”

一刻钟后,眼看谢嘉琅要扬声叫人进来,老夫人颓然坐下,闭上眼睛,其实她已经认清现实,这个家,不由她做主了。

“就照你父亲和你的意思办吧,分产。”

祖孙俩谈好条件,谢大爷带着众人回到正堂。

老夫人示意他们看分产单子。

众人看完,目瞪口呆。

谢二爷想不到谢嘉琅愿意以自己吃亏的方式平分家业。

五爷和五夫人没想到夫妻俩居然能分到田地铺子,喜出望外。

谢六爷佩服谢嘉琅的决断。

大房要么和二房这么僵持下去,一直拖到老夫人去世,那时产业说不定败得差不多了。要么直接撕破脸皮,那老夫人肯定偏心二房,二房也可能狗急跳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谢嘉琅直接快刀斩乱麻,迫使老夫人答应分产,明着吃亏,其实是明智的做法,大房能尽快接手产业,远离二房,解除隐患,而五房和六房拿了好处,会自发维护他。

小厮抬着几口大箱子进院时,二夫人战战兢兢,汗出如浆。看完分家单子,她顿时精神了,眼睛瞪得铜铃一般,看了好几遍,确认无误,心下狂喜,但当她看到六房分到的产业和二房一样多时,怨气又涌上来,使劲拽谢二爷的袖子,指着单子,小声道:“这一分,六房占了便宜……”

谢二爷皱眉,挥开二夫人的手。

要是觉得六房占了便宜,那二房不也是占了大房便宜?谢嘉琅有功名在身,还能这样分,已经是最公平的做法,还有什么可闹的?

二房不是长子,没有宗族的支持,也没有一个光耀门楣、前程远大的子弟,早已经是一败涂地。

各房都同意,老夫人的丫鬟取来印章,谢大爷几兄弟也都拿出各自的私印,在单子上留下红戳,单子送去祠堂,族老写下各自的名字。

五爷和五夫人眉眼间的喜色藏都藏不住。

谢大爷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