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醉了,平常他们连话都不说一句,现在竟然让她喝酒。

她问:“春姐呢?”

大东大着舌头说:“她出去做头发,一会儿回。”

她点点头,关上门穿好衣服才走出去。走到厨房,发现粥已经喝完,大概是被那三个男人喝的。

浓重的烟味令她窒息,而大东兄弟看她的眼神也很讨厌,肆无忌惮地打量,毫无修养可言。

她更加不想待在这里,拿上小包,出去觅食。

逛了半天也没逛到想吃的,正好路过陈铎家楼下,看到窗台流出温暖的灯光,她忽然想吃他做的菌汤面了。

而且好久没见他,想跟他说说最近发生的事,顺便告诉他,自己又要租房子了。

一想到要去找他,要吃到香喷喷的菌汤面就雀跃不已,连步伐都变得轻快起来。

她跑去附近水果摊买了一斤苹果,想着面不能白吃,还是要礼尚往来。

爬楼梯时,才发现自己还没痊愈,心跳得厉害,脚步也有些虚浮。不过不能阻挡一个吃货的热情,她一口气爬上五楼敲响门。

门打开,明亮柔和的黄光将她笼罩,熟悉的洗衣粉清香钻进鼻腔里。等看清开门的人,笑容顿了顿,脸颊不自觉发烫。

是詹佩玲,上身穿着陈铎宽大的 T 恤,下半身穿了一条雪纺阔腿裤。

即使遮得严实,她也能感受到一丝不可言说的暧昧。一个女人在一个男人家松弛成这样,那两人单独相处时,得熟成什么样?

耳边传来温声细语的询问,“找陈铎吗?他还没忙完,一会儿就回,进来等吧。”

她埋下头,感觉多看一眼,就要多难受一点。

原来他也并不是推开了所有人。

20 水中月

陈铎下午时接到詹佩玲的电话,说有事要来找他商量。 要商量的事是他五年前写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论文。 这事还要从他和詹佩玲相识相知时说起。 他是十五岁读高中时,才搬来跟龚雪来住,成为她的邻居。 17岁那年他进入大学,读了褚云执教的专业,机械工程系。 詹佩玲家里经营新能源公司,早期靠开发太阳能、风能可再生能源发家,如今想进军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她便也读了此专业。不过小他一届,他们虽然同岁,但他算她学长。 两人从高中起就志同道合,不论生活,学业还是工作,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生活上,他们是相处融洽的邻居。学业上,两人都是褚云的得意门生。而工作上,褚云因杰出的学术能力,以及在学术界极高的威望,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为了詹家公司的股东。 当年,陈铎是两家人都寄予厚望的天才。 他为申请麻省理工的研究生,写过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优化的论文,其中提出一些创新型的概念,获得过导师及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麻省理工的OFFER也差不多板上钉钉了,就因为伤人坐牢,前途尽毁。在大四最后阶段被学校开除,本科毕业证没拿到,也失去了留学的机会。 这次詹佩玲找他,是因为自己刚进公司,想凭本事站稳脚跟,便提出了一个关于“智能电动汽车和可持续动力系统”的新项目,正好与他的论文有契合的地方。 目前还在组建团队阶段,她找出他曾经的论文,想要跟他讨论几处不太清楚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她想把他拉回自己身边。而论文是一个契机,如果直截了当让他加入团队,他可能根本不会考虑。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他打电话,没想到他应了。 詹佩玲抱着笔电和一叠资料来找他时,已经晚上七点,他还有辆电瓶车没修完。 陈铎停下手里的活,听她说话,时不时有人来买零件,只得中断谈话,等客人走了接着说。 她站累了,很难得地弯下一条腿,没形没状地靠到工具桌边。陈铎立刻拉过她手臂,将她拉向自己。 詹佩玲心跳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