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纵使如何掩盖,昔日的季小公爷是燕国公的亲儿子。
他们投机、审时度势、踩着旁人的尸首朝上头爬去,只为活下来的本性是一脉相承的。
季律光为了自己,为了新的季家,舍弃了季忠良。
他没有做错。
宝知抑下焦躁,只低下头抚平裙袍上的褶皱,装作未见那身着不合身侍女服的人颤抖的肩膀。
她不喜欢这样的局面。
季律光在她的心中该是玩世不恭,傲视旁人,视万事如游戏,一派子的懒散。
她以为他是这样的人,所以有些死理地认定他就该何时何地都如此。
可现下他咄咄逼人,计较,把自己最难堪的一面显露出来。
宝知不愿,也不忍见到旁人难堪。
她知道自己这方面的观点是不对的,可她真不愿看见这样的季律光。
若是她落于此境地,她所做的选择自然同季律光一般。
他做到了他能做的。
可正是因为他的选择没有错误,他没有做错,可后果自然而然便落在他身上。
千言万语,只能汇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
这里写得含糊,我觉得一部分朋友可能猜出来了,我还是补充补充,地牢里发生了什么。
季律光到了地牢后,太子也在,太子给了他两个选项,要么亲手拿棍子一下一下敲死燕国公,以后世上只有太子的好友季律光而无燕小公爷;要么听完燕国公的话就走,那么他永远是罪人季忠良将功补过的儿子。
季律光选了什么,大家通过细节就能猜到。
我写文挺喜欢搞细节,有些地方提了一嘴,有些地方略过,有些地方加了修饰词,有些地方换了替代词主语,后面出现某个情况,人物做出某个行为就有章可循而不是单凭我个人随心所欲哈哈哈哈哈
而且很有游戏的感觉不是吗,一个又一个彩蛋跟主线一起拼凑成完整的故事线和人物小传。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喜欢!
053|第四十六章 书院少年不识愁滋味,准姨父小试举人爷
大盛的读书人自开国便在十月中旬有一旬节假,名曰「田假」。
开国元帝起事时曾访乡野,见贫苦学子早起晚睡苦读,午时又抽空归家做事,实在辛苦。
而正是这些贫苦学子,苦读成才,成为大盛初期不可缺少的官员。
这传承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随着礼部定下「田假」慢慢流传。
白缊书院学子盖是在这一旬随夫子出门游学。
邵衍预备着后年下场,今年并不着意游学,况且非人人皆有机会点伴于夫子之侧。
相比他的淡定,晏非白倒有些毛躁。
早读时,时不时回头瞥他一眼。
再在他回头时,右侧飞出一纸团,不偏不倚,恰好砸到他左额。
晏非白“啊”了一声,怒目而视,却见坐于其斜后的周席玉往窗外扬了扬头,顺势一瞧,就见夫子正领着书童不紧不慢地路过。
见晏非白悻悻,周席玉发出一声轻嗤。
什么德行。
他压低声音同一旁的邵衍道:“你乔迁那日兵荒马乱的,我都没同你说上几句话。”
邵衍笑道:“我是第一次当家作主,自然慌乱得很,生怕哪里不周到,恨不得分身落于府里各处盯着。”
周席玉调侃:“内宅之事自然由未来的主母做主,你倒心急,把里头打理好,待日后邵夫人过门了,可就轻松。”
邵衍知好友的性子,也不恼怒,反而请教道:“你可知现下姑娘们最喜欢什么玩意?”
周家未分家,一大家子热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