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 / 2)

现在好了,看着在身后不远处站着幸灾乐祸的吉祥,纪乾咬牙切齿,悔不听这老油条的话,再拿糖作醋摆出一副高傲的做派,只怕今日他敢离开明日主子便不会念旧情将他这个所知甚多的“心腹”给先灭了口!

沈漪漪看着眼前额头都磕出血来的黑脸汉子,被吓到了,果然心生犹豫。

她不是不记仇,也不是泥人没脾性,纪乾曾经扯过她的头发,骂过她贱人,还曾想一刀杀了她替魏玹报仇。

但她做不出那种背地嚼人舌根的事,尽管她不喜欢纪乾,却也知道纪乾是个忠心耿耿的侍卫,一心为了自己的主人可以连性命都不顾,对魏玹而言这无可厚非,倘若不喜,大不了日后躲远些便是。

可现在看魏玹的意思,似乎是想要纪乾如丹云那般贴身保护她。这人心不甘情不愿的,她可没有魏玹那般兴致去收服一个如此不训的奴仆。

“你若实在看他不顺眼,让他躲远些便是。”

魏玹瞥了地上的纪乾一眼,平淡的话语中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与凌厉,“再出言不逊,纪乾,你知道后果是什么。”

纪乾又敬又畏,这次再不敢出幺蛾子,老老实实地应了个是。

“那好吧。”

事已至此,沈漪漪也只好应了。

客船在水上又漂了两日,终于在这一日午后到达了苏州。

四月的苏州,莺啼燕舞,小桥流水,乍暖还寒。

今日天气不错,到了晌午,崔夫人便命秦嬷嬷将药房中铺满了草药的竹篾抬出来放在天井中晒太阳。

崔夫人眼睛不好使许多年了,平日里只能朦朦胧胧地看到个模糊的人影,但她心灵手巧,手艺娴熟,即使没有双眼,依旧能摩挲着独自一人做许多事情。

秦嬷嬷则在一旁处理着刚从集市买回来的草鱼,因集市午时放开,回来的时候天色已是不早,秦嬷嬷满头大汗地在水池边杀鱼。

崔夫人便坐在背阴处的月牙凳上一个人碾药,或是将晒干的草药翻个面,继续晒着。秦嬷嬷絮絮叨叨地说着话,“半个月前郎君就说要回来,转眼这都月初了,还没见个人影,今日初一,咱们杀条鱼制成鱼羹,说不准郎君和六娘子今晚就能到家呢!”

崔夫人笑了笑,嘱咐道:“漪漪吃东西细,你把鱼鳞刮洗干净些,莫要让她看着不舒服。”

顿了顿,又说:“待会儿你膳房去帮我把面和上,我想做个漪漪爱吃的玉露团,许久不做,技艺都有些生疏了。”

秦嬷嬷笑道:“郎君这次回来,夫人是不是要着手准备六娘子和郎君的婚事了?我看这事情还是尽早定下来得好,先前时郎君要赶考,怕耽误读书,这才耽搁,哪想到一耽搁就是三年,好事可是耽搁不起。”

崔夫人点点头,面上却又现忧虑之色,“你和我是想到一处去了,我就担心桓玉去了长安那等繁华之地,被外面的十丈软红迷了眼……”

去年沈漪漪丢了,崔桓玉在长安附近找后未果,便连夜赶回了苏州。

可惜漪漪也不在苏州,崔夫人长年身体不好,为了不要母亲担心,崔桓玉忍痛隐瞒下了漪漪丢失之事,临走之前告诉崔夫人,他在长安得到了一位贵人的赏识,虽名落孙山,但那贵人主动出钱,资助他在长安城中久助,如今表妹就在长安等着他。

崔夫人听后十分高兴,又担心沈漪漪在长安一人孤单害怕,赶紧让儿子赶了回去。

这一去便又是一年,崔桓玉时常会寄信回来报平安,时而在信中提到漪漪,漪漪却未曾再如初时般给她写过一封家信,通常只有儿子的亲笔书。

崔夫人心中不知怎的,就变得愈发不踏实,怀疑儿子变了心,又或欺负外甥女。她曾要求漪漪写信给她,得到的答复却是漪漪手受了伤,无法写信,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