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2 / 2)

凶悍,且讳莫如深,愈发令人生疑。

于是崔桓玉去了街上的成衣铺子,傍晚时换了一身打扮,胡服束腰,长靴高冠,腰配长刀,待那老苍头开门便冷声说道:“郎君昨日离开后,发现有件物什落在宅子里了,特命我来取,开门!”

老苍头被他气势所摄,粗粗一打量发现衣裳也约莫对得上,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忙低头将人延请进去,口中讨好地道:“敢问这位郎君,夫人身子可好许多了?不知阿郎何时再领着夫人回定襄来?老头儿我就在这一直守着,若何时想回定襄小住,提前打发人给个信儿,老头儿一定提前洒扫焚香,候着阿郎与夫人归来,还望郎君在阿郎面前多多美言几句……”

老苍头停下来,对原先在前头走着又不知怎么的落在了他身后的崔桓玉道:“郎君这是怎么了?”

直过了好一会儿,崔桓玉才渐渐回过神来,涩声道:“无事。”

“天色昏暗,我有些忘记路了,你在前头领着。”

老苍头忙不迭应喏。

……

离开赵府之后,崔桓玉手中多了半片残破的琉璃金盏。

他很快寻到忻州最大的寄附铺,将那半片残盏交到寄附铺的孙掌柜手中。

孙掌柜上下打量了崔桓玉几眼。

先是敲了敲淡黄色的杯身,用手抚摸着杯身与圈足底部装饰的流云与狩猎图案,又用一枚透镜眯眼瞧着杯底刻的铭文,沉吟片刻道:“金盏多半是皇室与达官贵人所用,不过此盏应是民间仿制的茶具,琉璃的成色与质地还不错,想来是给那些有钱的富商充排场用。做工嘛,像是南地工匠刻花的手法,郎君若想追根溯源,可以去江南、岭南一带瞧瞧。”

“掌柜可看清了,这金盏当真是仿制?”

“确然。”孙掌柜十分坦然,“没有半分虚假。”

从寄附铺出来,崔桓玉面沉如水。

将手中的那半片残盏小心放入荷包内,他来到了大街上。

西市街头繁华喧阗,车水马龙,胡商与周人谈笑风生,头戴幂篱的娘子与骑马的郎君交错而过。

这时,一身材矮小身着低贱黑衣的少年无意与魂不守舍的崔桓玉迎面相撞,少年忙道:“对不住郎君,对不住!”几乎是话音刚落人就一溜烟跑了。

崔桓玉并未在意,走了数步下意识地一摸腰间的荷包,突然摸了个空。

待他错愕地再望向身后时,大街上除了人来人往的行人,早已不见那黑衣少年的半个人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