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恨早上之事,与那些粉头厮混起来,不定几时不得家来,吃了晚上饭,便催着秋竹家去。
秋竹哪里肯去,开口道:“爷不家来,平安自也在外头,这会儿家去也无事。”便坐在炕上陪玉娘说话儿,瞧着机会,也劝道:“娘莫嫌奴婢啰嗦,虽那赵氏不安好心,娘早上跟爷说的话儿也甚冷了些。”
玉娘叹道:“他若不惦记那妇人,我如何这般,那妇人有甚好意,不定按着怎样的心思,前头与周养性勾结要谋他性命,若不是平安,这会儿他还不知是死是活呢,他死了不打紧,却要连累的满府上下,若不知还罢,如今既知,我如何能不拦他,倒惹了一场气,也不知图什么。”
秋竹道:“虽如此,娘缓着些说,就似以往一般,娘也知爷是个吃软不吃硬的脾性,顺着他些或能成事。”
玉娘怎不知道这些理儿,只自打有了身子,便不想费这些心思,倒恨不得由他去才好,她只过自己的消停日子便了。
秋竹暗暗度量娘的神色,道:“依奴婢瞧,爷与以往大是不同,与娘身上倒也算尽心,只娘前头却好,如今却越发冷起来,爷的事不大上心,好容易夫妻回缓,如此下去,岂不又冷了心肠。”
玉娘微微苦笑,惦记着前世的委屈,这一生她的心肠如何还热的起来,却听秋竹又道:“娘便不为自己,也该为肚子里的孩子打算。”
孩子?玉娘将手放在小腹上,前世虽知遭人谋算,却不知这里头竟有这些险恶阴谋,若柴世延真有万一,自己一个妇人纵有子嗣,不知多少人要来谋算,如何自保,倒是柴世延在,或还好些,只他这般朝秦暮楚,自己又如何信他。
正想着,忽听外头叫门的声响,听着倒似平安的声儿,玉娘暗道,莫不是那厮家来了,秋竹忙起身出去,不大会儿,柴世延迈脚进来,秋竹刚要跟进去,给平安抓住衣裳角道:“你进去作甚,放心,今儿过了,明儿便好了。”说着扯了秋竹出了上房院。
从后头出府进了自家屋里,秋竹才问:“爷今儿去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