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汉被她一通恶言说的老脸涨红,一句话都说不出,郑桂儿的娘见了,暗里扯了扯她女儿,这老汉虽只是个看门的,高老头咽气前,倒特特嘱咐了要善待与他,既他如此嘱咐了,若把这老汉赶出去,也怕得个报应,好在他不过是个看门的,倒也不曾惹什么事,今儿原也不是他的错。
那婆子便顺口问了一句:“你家老爷这个侄儿多大年纪了?”
那老汉半天才憋出一句道:“算着该二十三四了,底细的倒记不得了。”
婆子听了,眼睛一亮,忽的生出个念头来,便道:“既是亲戚,不好慢待,你去让他进来。”
那老汉这才转身出去唤人,她女儿埋怨道:“娘怎让他进来?八百年不见走动的亲戚,又是家里闹春瘟出来的,不是穷的连口饭都吃不上,如何大老远来投亲?”
她娘低声道:“我是听见说他的年纪动了心,你没听见说,家里死光了人口,就剩下他独一个逃出来,前头娘与你说的怎忘了 ,一会儿唤他进来,好好端详端详,若果真不差,招他进来岂不便宜,也省得高老头旁的亲戚来闹着要分家产,你一个年轻寡妇,又没个子嗣傍身,与那些人啰嗦什么,日子长了,也不是事儿,若哪个豁出去,递了状子告上衙门要高家家产,岂不成了祸事,早早招个汉子进来是正经,况他又是高家亲戚,年纪与你也相配,且瞧瞧他如何再做道理。”
说的郑桂儿也动了意,这郑桂儿生来一个轻浮性儿,偏生嫁了个不中用的老头子,怎能如意,好容易巴望上柴世延,快活了才多少日子柴世延就要丢开手,白日给柴世延抚弄出的燥火,这会儿还没消下去呢,听说那二十三四的汉子,倒勾起了淫,心来,又怕那汉子不和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