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一眼望去,仿佛没有尽头;贩夫走卒,官差衙役,人头攒动,川流不息。
前世,她不止一次来过南京,却从来没过如此繁华的景象。
不愧是江南第一城,南直隶的首府。
他们的船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地方停靠下来,谁知却遇到了漕运的船要在这里转道去京杭大运河,巡检司的人都去忙着给漕运的船验证相关的手续。他们要等到明天一早才能办理相关的手续,上岸进城。
而且还有巡检司的过来指使他们牵船。
邵青很不高兴,对来者道:“我们这离漕运的船十万八千里,不挪!”
十万八千里当然是很夸张的说法,他们的船在鄱阳湖甚至是长江都算是大的了,但在福船一艘接着一艘的下关码头,却有点不够看。
他们不敢和大船碰撞,因而停靠的地方的确离码头有点偏。
来者三十来岁的样子,孔武有力,长着对斗鸡眼,鼻孔朝天,冷冷地对他们道:“我让你们挪地方你们就得挪地方,你要是不服,去我们巡检司找我们头说去!”
邵青脸一沉,眉眼间竟十分的凌厉。
平日像少年郎般的嬉笑玩闹仿佛是宋积云的错觉。
她吓了一跳,忙拉住了他,低声劝道:“不必和这种人一般见识。”
越是小人,越是猖狂,越难缠。
而且这种人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他们出门在外,犯不着和这些人结怨。
邵青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看了宋积云一眼,颇有些不情不愿地“嗯”了一声,任由戴四时跟着来者去招呼牵船的纤夫。
宋积云还怕邵青心里不舒服,安慰他:“我认清楚了他的面孔,等我们上了岸,找个帮闲套他的麻袋打一顿!谁让我们没权没势却钱多呢!”
宝子们,抱歉,有点晚了……
(本章完)
第二百零九章
邵青哈哈大笑,恢复了之前阳光爽朗的少年模样。
宋积云松了口气。
戴四时跑了过来,神色尴尬地道:“东家,巡检司的人要五十两银子,说是那些纤夫的工钱。”
若真是纤夫的工钱,怎么不是那些纤夫来要钱,而是巡检司的人要钱?
这分明是敲诈勒索。
这种事各地的巡检司都常做, 这还是好的,至少有个名目,有些连块遮羞布都没有,简单粗暴的直接要钱。
宋积云早有心理准备。
这对商家来说也是正常的损耗。
她让周正拿了钱给戴四时。
随后观察了一下邵青的神色。
邵青好像没有感觉到这有什么不妥当的,和几个船夫在那里哈哈地说着话,还准备和他们夜钓。
宋积云想到这一路上他对这些事的反应, 可见他对这些小伎俩是不太清楚的。
跟着元允中,却不知道这些庶务……
宋积云走了会神。
谁知道他们让出了船位,结果巡检司的那斗鸡眼却让人牵了艘和他们一样的福船过来。
福船上管事模样的人还和斗鸡眼勾肩搭背,很是熟稔的样子。
不知道是花钱打通了斗鸡眼还是和巡检司的有什么关系?
宋积云瞥了一眼就抛到了脑后。
她反复叮嘱戴四时安排好晚上的巡夜和守夜。
她不怕盗贼摸上船来,就怕巡检司的人做贼。官匪一家还贼喊捉贼,那她这一船的瓷器就别想保得住了。
戴四时显然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和宋积云商量着巡夜和守夜的安排。
船头传来一声骂。
宋积云和戴四时抬头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