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2)

宋积云笑盈盈地走了过去。

元允中垂了眼睑,根根分明的睫毛在他的眼窝形成了一道阴影。

他眼角的余光从宋积云腰间的荷包掠过。

他无意识地抿着嘴角,嘴角像菱角似的,翘了起来。

“罗师傅说这窑还要烧个四、五天,”元允中望着宋积云,目光清亮,道,“我先回去了,明天还要给两位从杭州那边过来的西席先生洗尘。”

宋积云忙道:“我送你。”

“不用了!”他朝着宋积云挥了挥手,洒脱地走了。

邵青跟在他身后,说不出来的气闷。

都愿意来给宋小姐送东西,为什么不和宋小姐多说两句话?

怎么也留下来用了午饭再回去吧?

他们从早上到现在可只喝了一碗粥。

*

宋积云站在窑厂的门口,直到看不见元允中的骡车,这才转身回了雅室。

六天后,开了窑。

两百多件素坯,只得五件成品。

可那成品,声如磬,色如玉,薄如纸。

祭白瓷作坊的人炸了。

“这,这烧的是什么?”

“天啊!要是老东家还在就好了!”

“要不要派人去跟万公公说一声啊!”

“才烧出了五件,有什么好说的?”宋积云道,蹲在窑口,挑挑捡捡察看着没有烧成的瓷器。

罗子兴和项阳几个则兴奋得说话都哆嗦起来:“大小姐,是不是我们以后就用现在的秘方了?”

几个人后悔得不行:“我们应该听大小姐的!”

顾清想到他去给宋积云帮忙时看到的那些煤,低声道:“大小姐,我们要不要悄悄买点煤回来?”

宋积云看了他一眼,站了起来吩咐郑全:“把这些瓷器都砸了。砸成粉末,半点也不能流落在外。”

罗子兴等生怕别人泄露出新瓷的事,亲自带人,封锁了祭白瓷作坊。

窑厂的人窃窃私语,什么样的猜测都有。

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次虽然烧成了祭白瓷,可是数量不够,只等周正那边的泥料回来,他们就能交工了。

当然,此时在祭白瓷作坊的人并不知道这些。

宋积云让顾阳继续用高岭土做一批御窑厂要的杯碟碗盘,准备再开一窑。

罗子兴等人像被泼了一瓢冷水似的,兴奋中渐渐冷静下来,面色苍白地道:“我们还只剩下六天的时间了。”

“六天足够!”宋积云微微地笑,如匣里藏锋,透着锋利。

罗子兴几个看着手中的新瓷,一咬牙,决定照着她的意思,再烧一窑。

项阳带着几个拉坯的师傅忙活起来。

但窑厂的氛围还是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大家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了什么声响,影响了几位大师傅制瓷。

第二天,宋大良来了窑厂。

“哎哟,怎么都处都灰蒙蒙的。”他带着个小厮,在窑厂门口的大树边停下,揪了揪那大树的叶子,对看门的道,“也不拿水冲冲,平时你们大小姐就是这么教你的?我二弟在世的时候,可没这么邋遢。”

守门的唯唯诺诺,不敢吭声,使着眼色让人快紧去给宋积云报信。

宋大良当没看见,踱着小方步走走停停地到了厅堂。

宋积云正在和顾清说话,看见宋大良进来,和顾清交待了几句,上前给宋大良行了礼,道:“您今天怎么过来了?早知道您要过来,我就去门口迎您了?”

“也不是什么急事!”宋大良说着,在厅堂里溜达了一圈。

还一面溜达一面啧啧地道:“到底不如你父亲在的时候。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