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太太二十多了,瞧着还跟大姑娘似的,站着犹如雨后荷花,清新动人,带个前头的孩子进来, 也很受二老爷喜欢。一连三个多月都没往小妾房里跑。
老太太很满意这个儿媳妇儿,嫁进来就一天三顿伺候她吃饭睡觉,半夜咳嗽一声不等人喊就爬起来给她端茶倒水,买块儿布都在她跟前讨主意。
老太太在方小太太身上找到了做婆婆的滋味儿, 对她也格外疼些,只恨老二先前儿没率先娶了她。
段圆圆的花轿还在路上, 方小太太就带着女儿跪在她跟前, 捏着腿叹气:“这下可怎么好?儿媳妇知道自己先头丧了丈夫, 比不得段家大姑娘有福气, 出去见她倒勾了她的福。”
老太太最不喜欢就是段圆圆和陈姨妈, 一个栓不住男人,一个把男人栓得死死的。没一个好东西!
就是宁宣不是个好惹的孙儿,不然她非每天叫人过来跪着抄经不可!
老太太哼了一声,骂:“你是长辈,她不来见你就是不孝!你就安生在家待着等她来拜庙子!”
谁知道宁宣和陈姨妈当真不让段圆圆过去了!两人把段家那丫头片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就怕在哪里吃了亏!
她又不是母老虎,还能吃了她!
自己还没死呢!就这么不把她放在眼里了!
段圆圆稳稳的站在表哥后头,之前陈姨妈和表哥都没说让她去见方小太太,她才不会上赶着给人磕头。
陈姨妈还说之前方小太太日日都过来伺候老太太,又跟她套近乎。段圆圆嫁进来一两个月,这人也没过来过一回。
陈姨妈还纳闷儿呢,不想这小弟妹是躲着养肚子,现在坐稳了胎才声张出来。
老太太听到方小太太有孕别提心里多乐,慈爱地看着段圆圆笑:“你进门也有两个月了,怎么还不见动静呢?”说完她伸着脖子指老太医:“哟,谭太医也在,今儿好事儿都赶上了,也叫大夫给你瞧瞧肚皮,万一没个动静也好提前拿主意,大哥都二十了,还没个孩子!”
段圆圆压根没打算在十六岁生孩子,怎么也要过十八吧!况且这才多久,就是有孩子也还不到两个月,瞧出来的可能性很低!
陈姨妈暗骂了一声老寡妇,接话道:“老爷都还在水上飘着,人也不知道死了没,大哥孝顺担心爹!圆圆也不敢这时候有孩子!”
万一人在水上死了,岂不是孝期生子,成了泼天丑闻了!
老太太记忆力不太好了,真以为老大在外头病得快死,听到唬得当下就打了个磕巴儿,差点没喘上来气。
老太医抖着手慢慢给她在头上扎针,叫小丫头抓了药赶紧熬一副过来给老太太灌下去。
小丫头忙不迭地去了,她是新来的,有前手没后手,出去就忘了带上门。
这下屋子里天光大亮,人人都松了口气。
段圆圆看见一个扎着双髻,穿了绿绸裤的小姑娘冲自己笑。
估计这就是方小太太带过来的女儿,卓琴。
她不姓宁,家里都含含糊糊地叫她琴姑娘,老太太也不待见她,怕以后方小太太生了个姑娘反被外人压了排行。
方小太太是个狠人,老太太越不待见自己姑娘,她越叫姑娘日日过来磕头。
小姑娘经常串门子,愣是没一次去看段圆圆和陈姨妈。老太太瞧在眼里,当真给了她三分体面。
小姑娘渐渐跟老太太院子里的姑娘也混熟了,知道段圆圆有两个长得出众的大丫头。
日子一久她就好奇,她三个便宜哥哥也说,那丫头水蛇腰滑肩膀,脸儿尖尖的。
这会儿见段圆圆就一个人,就笑着问她:“姐姐,紫绢怎么不见了?她是做了姨奶奶了吗?”
她娘的丫鬟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