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干煸好的兔肉块,煨上滚刀土豆块,肉香四溢,引得三姐弟盯着锅子,咕噜咕噜吞咽口水。

自从木湘湘去“一点小食”铺子做工后,家里餐桌几乎没缺过肉食,这样的画面,似乎很久远。

木父摇摇头,将剩下的一只,并四分之三抹上盐巴,冬季气温低,食物抹上食盐,能保存一些?时日。

两?只兔子不能一顿全霍霍了,得精打细算着吃,这样每天都能尝到点肉味,足够支撑到下个月女儿发放工钱。

四分之一的煨兔肉,每人碗里分来几块,木湘湘用手拿着啃,吃完兔肉,连手指上的油脂也不放过,嗦个干净。

白天里,来铺子光顾吃骨汤麻辣烫和狼牙土豆的食客,除了贩子和走商,还多了一批绣娘织娘。

随着种植棉花,大肆发展棉布棉纱等,这批绣娘织娘进入各大布行工作,手脚勤快些?的,每月工钱比三等绣娘还高,按计件算,最拔尖的绣娘织娘一月能得二?两?银子,差一些?的,也能赚个八百文到一两?银子。

绣娘织娘赚到的工钱,比普通男子挣的工钱还高,也能养家,于是在家中逐渐有了话语权,偶尔也会到集市逛街,买些?衣料脂粉,愉悦自我?,当然?也不能少了美食。

“一点小食”铺子和糖水铺子售卖的狼牙土豆,最大的食客群体,便是来自于这群绣娘织娘们。

叶贞是薛记布行的一名织娘,付雨是金玉绣坊的绣娘,两?人因为一盒胭脂水粉投缘,上个月一起?逛集市,终于等到郭雨今日得空,两?人结伴一起?到北市的糖水铺子吃麻辣烫。

“你们绣坊似乎管得不严,你不是奴籍么,还能隔三差五溜出来?”

付雨:“不做工的时候,同管事知会一声,也可?以出来走动,只要在傍晚前赶回绣坊就好。”

叶贞看她不容易:“你要攒钱赎身,今天这顿我?请你。”

付雨:“怎么好意思叫你破费,我?自己也能负担得起?。”

说话间,两?人来到糖水铺子。

进了铺子,发现铺子里除了她们,另有十数名织娘绣娘围着铁锅子,捧着粗瓷碗,品着滚热的骨汤。

见了两?人,有熟识叶贞的织娘招手:“快来快来,这边还有位置。”

叶贞与?付雨才落座,后面来的两?名织娘,找不到空位,只能坐在小马扎上用餐。

马上要发工钱了,织娘们辛苦上工了大半个月,可?不得吃点好的,售价十文钱的狼牙土豆,眼睛不眨的就要了份。

叶贞一口气拿了十来串麻辣烫里的鱼丸、猪肉丸,一次吃个过瘾,满足得不得了。

看得另一桌贩子们眼红不已,有人忍不住嘀咕:“这么能花银钱,也不知道?哪个冤大头能养得起??”

旁边有人打抱不平了句:“人家织娘很挣钱的,我?一个兄弟的婆娘就是在布行里做织娘,一个月能有九百多余,听说做的好的,一个月能有一二?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