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父纳罕:“你收棉花啊?”

那贩子拍拍身后牛车上的几只麻袋:“收啊,这?些都是刚从别的农户手?上收来的。”

木父大着胆子问了价,听对方道?:“看干湿层度,略干,品质略好?的,六十文一斤,差一些的,四十文也有。”

木父和木二叔对视一眼,被这?个价格惊到了。

两?人没有立即出手?,用牛车拉到城里来,发现城里的收购价要高些,他们带来的棉花品质尚可,每斤收购价卖到六十五文。

问了几家,又回去最高一家六十五文的铺子,将手?里的棉花全部出手?。

兄弟俩拿着卖棉花的银钱,呆愣了许久,不敢想象种棉花,真的这?么赚钱。

跟他们一样的,还有许多刚背来一袋棉花售卖的农户们。

五斤棉花,卖出三两?多银子,顿时?后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种棉花这?么赚钱,当初我不应该拦着的,我悔啊!”

木父和木二叔也是悔青了肠子。

接下来的几日,木父和木二叔天天到棉花地里逛一圈,盼着棉花树赶紧开花,结棉桃,巴不得再摘一波,拿去卖了换钱。

地里的棉桃还未来得及采收,才过去几日,便?听说城里的贩子们不收刚采收的湿棉花,他们只收干棉花。

棉花吸水性强,两?斤半的湿棉花,只能晒出一斤干棉花。收购价,较前几日的六十五文高了些,在七十五到八十文之间浮动。

最近大批量棉花涌入市场,贩子不愁收不到棉花,所以跌了价。

即便?跌了价,七八十文一斤的干棉花,还是很吸引人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至少很吸引宋荔。

毕竟她曾花一两?银子买来棉花,请手?艺人弹成棉花被。

趁着现在棉花便?宜,可以囤些,打?几床棉花被,多垫几层褥子,睡着不硌人。

第一批采收上市的棉花,棉絮短,质量确实不如宋荔以前跟陆承庄子上买来的棉花好?。

连续看过几家铺子的棉花,她决定暂时?等等,到第二批上市时?再买,价格贵些,也不打?紧。

酱油鸡

做生意, 抢的就是个先机。

随着近几天入伏,高温暑热了数日,郊外的棉花地陆续刚进入采收期, 第?一批少量流入市场。

各大布行掌柜抢占先机,大?量收购棉花, 按照府衙的纺棉技术, 纺织出棉布,卖给城中富商们。

各大布行最新纺出来的棉布布匹, 因为柔和亲肤、容易上色等优点,在上层圈子里?流传来开, 备受世族与富商员外们家眷的喜爱, 这些人舍得花银子, 五两一匹棉布, 供不应求, 卖到了七八两银子。

市场对棉布的强烈需求, 让布商有利可图, 加大?对棉布的生产量。

城中各大?布商对棉花需求量大?, 当需大?于供,有些脑子灵活的布行掌柜派出手底下的人,在周边城镇放出高价收购棉花的消息, 甚至派遣人员下乡挨家挨户问棉农收购,为了防着对手, 尽可能给自己的东家囤积棉花,最后他们丧心病狂到,连地里?的湿棉花也不放过?。

等不了, 根本等不到棉花晒干。

于是便出现了有棉农在地里?正采收棉花,有贩子直接上地里?问棉农收购……

瞧见有的布行掌柜派人下乡收购, 其它几家棉花断供的布行掌柜见了,既然打不过?,那便加入进去。

一时间,城里?的布行掌柜们纷纷派手下人出动,薛记布行也是打不过?加入,派人去棉花地里?收购来一大?批棉花,边收购,边雇人这批湿棉花晾晒干,去掉棉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