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遗憾,却也是无可奈何之事,现在只好多看几眼,也是心满意足。
见着极为夫人目光胶着在这玲珑球上,孙勖笑着说道:“过些日子便是中秋团圆日,从今儿起这玲珑球便陈放在文宝阁二楼,各位夫人既然欢喜,倒是可以常来多宝阁坐坐。”
几位夫人都笑嗔孙勖是个精明的,却也是真心喜欢眼前这玲珑球,倒是没反驳他这话。
待将几位夫人送走后,孙东家才与苏攸棠谈起这玲珑球的价钱。
这般精妙的东西,饶是经商经验丰富的孙勖也不知该如何定价。
只得说道:“姑娘这玲珑球的价钱,孙某暂时不好开价。
只怕会估少了,倒是占了姑娘的便宜。所以能否先给姑娘五百两的定金?”
五百两的定金?
这着实不算少,只是苏攸棠一直想着孙勖说的合伙之事,一时没有及时应声。
孙东家却是以为苏攸棠嫌少,毕竟这物件,就是放眼整个大楚也寻不出第二件来。
可若是再添定金,那京城的文宝阁怕是要耽搁一段时日。
“姑娘不瞒你说,这定金许是少了些,只是孙某手中现下实在拿不出多的来。
这在京城开另一间铺子已经是定下的,孙某能周旋的银子现在只能拿出这么些了。”孙勖面带苦涩,额间都冒出了汗珠子来。
苏攸棠细想了一番,自己耗费心神雕出玲珑球不就是为了能有银子与孙东家合伙做生意?
若是因为定金的事情,京城铺子反倒搁浅了,岂不是本末倒置?
想清楚这其中关窍后,苏攸棠便对孙勖说道:“既是孙东家提起这京城铺子一事,那可否问一句,孙东家之前与我说的合伙一事可还算数?”
孙勖闻言眼睛一亮,多少猜到苏攸棠的意思,面带笑意:“自是算数、算数的。”
苏攸棠:“我也与孙东家敞开话来说,我确有意文宝阁的生意,只是我手中拿不出这一千二百两来。
不知这事还有商量的余地?”
孙勖本就是报答苏攸棠的恩情,又怎会在这银子这事上多有磨难?
许是心情愉悦,声音都轻快了许多:“姑娘既是愿意,那一千二百两也不是难事。只要这玲珑球卖出去,姑娘届时又何须担忧这一千两?
只是姑娘既是同意了,这五百两可否缓些日子给到姑娘。
当然孙某一定会打上欠条。”
苏攸棠轻笑:“既然这般,这五百两算是我先给出的一部分,剩下的七百两,缓些日子再给到孙东家不是更好?”
孙勖转念一想,确是这个理。
于是唤了一名伙计拿来笔墨纸砚来,当即写下契书,一式三份。
苏攸棠与孙勖一人一份,一份与官府备案。
孙东家虽是报恩却也不是傻子,与苏攸棠合伙的铺子是仅京城文宝阁一家。
凡事京城文宝阁所赚利钱,苏攸棠可得五成。
所以这俞州的文宝阁自然是与苏攸棠毫无关系。
当然若是苏攸棠所做的物件是在俞州文宝阁卖出,依然可以拿到三成利钱。
这一条条、一例例都写的清楚明白。
回家的路上,虽是欠下了七百两银子,苏攸棠依然是高兴的。
等日后沈镜进京之后,她与林氏自然也会搬去京城。
现下她已经在京城有了自己的产业,这叫她如何能不高行呢?
七百两而已,总是能赚到手的。
苏攸棠正满心高兴着,忽然听见茶棚里的几个男子一脸唏嘘的说着一件事儿。
苏攸棠原以为是自己听错了,驻足听了一会,顿时脸色都变得铁青。
原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