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事情, 和陈今的几个长辈都打了招呼之后才走的。
陈今刚和他说了改天再一起吃饭,一转头,就看到长辈们意味深长的眼神陈今装傻地微笑,当什么都没发生。
今日,天大地大拆迁最大!
陈今一样样地拿出自己的材料:身份证、户口本、宅基地证、房屋证就连当初办户口迁移证明、宅基地转让协议也给带过来了。可谓是资料齐全。
很让核对资料的工作人员省心,还夸她准备齐全。
她嘿嘿笑:“有过经验,这些流程我懂。”
工作人员:“.”
眼红。
除了他们拆迁办,居然还有人拆迁拆出经验来了。
连江主任都不得不佩服陈今的好运气。他在桥西村开展拆迁动员工作,也是听到有村民提到过陈今的,除了她那与外表严重不符合的花名,就是她的好运气了。
两年前夏天,陈今赶上桥东村拆迁。
一年前秋天,陈今赶上桥东村唯一没在拆迁范围的那块地被征收了。
今年这时候,陈今又赶上桥西村拆迁。
他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都想问问陈今:烧香朝哪个方向拜的?
这次拆迁,就没那么“私密”了,意味着,哪家能拿到多少,村里人人基本都有个数。主要是大家都不放心。
不放心啥呢?当然是不放心有些人家私底下可能拿到的“赔偿价”不同。毕竟这是开发商给付的钱,又不是政府给的,人家一条一条皆有依据, 开发商就“随意”得多了。
陈今不得不叹服道:“他们研究这么些年的拆迁政策,还是研究出了点东西来的。”
门门道道的,知道也不少。就是太容易听风就是雨、嘴巴大漏勺。
陈今像是个拆迁届的老油条子,毕竟曾经也是给拆迁办的同志们打过下手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多不懂的当时也没少问。
这次评估比不得桥东村那次,这次人家可不搞那么细,最最主要的,还是具体的楼房实际使用面积。他们这楼,用料算是还可以吧,但也没达不到人家的最高标准,最后算出来,基本上就是2200一平。所以,要是二舅要拿钱的话,陈今就按这个标准换给二舅就行。
陈今这儿,没挖水井,也没搞什么铁棚。主要是,他们也没地方搞了,只能放弃。她能拿到手的,就只有400平宅基地的赔偿款和三年房租出租收益、安家费,还有些琐碎的赔偿,凑起来差不多有150万,这里头,得把其他人三年的租金收益分出去,其实她这也就是差不多110万。
竟然比她想的还要多一些。
一看出租收益,人家也是按当下村里出租租金最高往上浮一些来算。这也正常,毕竟现在科技园已经入驻了一批公司,未来三年里,必然还会陆续入驻不少。桥西村的房租上涨是必然的。
“安家费按户算,不按人头算,你这确实是占便宜了。”江主任给她解了惑,见她拿到赔偿协议后没直接签字,而是先把合同给了旁边那位聂律师看,又道:“我还是两年前那句话,拿着钱觉得不安全,就给自己多置办些房产。前段时间有个银行人员携款逃跑到海外去,这个消息你听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