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跟你们一起去巡山。”
“……噢。”不是要逃跑啊?邬常安把他大哥的箭筒拿出来给她,“一共二十三支,你多带点,射出去的能捡回来就捡回来。”
陶椿有巡山的念头,邬常安不觉得奇怪,甚至考虑到她的身份,他完全没有劝阻的想法。如果是他大嫂想去巡山,他还担心她遇到危险跑不脱,换成女鬼,他觉得她心有成算,不会出事。
陶椿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手上摸到凹凸不平的痕迹,她松开弦拿着箭支细看,箭尾刻着邬常顺的名字,还有安庆公主陵的字样。
“你们的箭遗失在山里,其他人捡到了还会归还?”陶椿问。
邬常安点头,之前驱赶狼群的时候他们的箭就是边射边捡,下山的时候大伙再聚一起把各自的箭支拿回去,遗漏在山里的也不急,巡山的人捡到了会送到陵长手里。
陶椿拿着弓箭站在柿子树下往天上射,二十三支箭射完,地上掉了十七支,剩下的都卡在树枝上,她爬上树去拿。
邬常安去灶房找他哥嫂,“我今年多带点花生去换粮食?”
“行,家里多了口人,多换点米回来。”邬常顺说,“你扛一麻袋走,从鼠洞里挖出来的三十来斤花生也带走,家里留一袋做种子,剩下的半袋够我们吃了。”
他们兄弟俩合起来种了三亩花生,拢共就收了两袋半的花生,加上从鼠洞里挖出来的,勉强凑够了三袋。山里种花生不可能丰收,要是倒霉闹了鼠灾,收的花生还不抵种下的多,绝收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故而花生在山里的行情还不错,扛去抱月山,带壳的花生能一兑一换米。
陶椿从树上蹦下来,箭支都装进箭筒里,她回屋拿上包袱,去仓房把猪肉脯装走大半,蒸晒的苹果干也能吃了,她也打算带走。
“大嫂,家里还有没有干净的罐子?我拿两个装猪肉脯和苹果干,用包袱装着还有点黏。”陶椿问。
“你先装铜壶里,明天去窑里拿陶器的时候,你去选两个罐子。”邬常安出来说,“我们明早还要进山去陶窑拿陶器。”
闻言,陶椿把肉脯和苹果干全部倒出来,打算明早走的时候再拿。
“熏的排骨带走,我们路上吃。”陶椿跟邬常安说,“家里估计还剩五六斤米,也带上,对了,你去番薯地一趟,挖一二十个番薯,番薯能充饥,米粮少,一早一晚可以吃煮番薯烤番薯。”
邬常安听她的,不过她一口一个米粮少一口一个充饥,再加上前两天还去找他小婶借面,他总觉得有点丢脸。但也不好解释,总不能说家里原本只准备了三大一小的口粮,今年多了张嘴,粮缸提前见底了,好似怪她吃没了似的。
“今年我带一袋半的花生去换粮,再加上陵里发的,明年不会缺粮。”他勉强解释一句。
陶椿“嗯”一声,“天快黑了,你快去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