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借机脱身。
山陵使点一下头,允了。
李东一趔一滑地下山,正好赶上陶椿一行人行至演武场外,邬常顺把扛来的饭桌放下,邬常安把筐里的两大盆面放饭桌上,接着挑筐又回去。
陶母放下椅子,拉着姜红玉说:“大侄女,你就坐着,炸油糕不用你动手,你就等着收钱收粮吧。”
“陶陵长,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李东跑来问。
“炸油糕卖油糕,这是今年新榨的花生油,让大伙儿尝尝味。”陶椿说。
“油糕?我好些年没尝过了,待会儿多买点。对了,陶陵长,我是帝陵的,我们想买五六十个澡缸,怎么卖的?”李东问。
“五两一个,不过夏天烧的澡缸都卖完了,今年没烧陶的计划了,要等明年。”陶椿往剁番薯的人群里一指,说:“我们陵里负责烧陶的人是花管事,你去那边问问花管事在哪儿,可以找她提前预订明年的澡缸。澡缸笨重难制,一年估计只能烧出三四百个,先问先得。”
李东闻言立马去找花管事。
“花管事,又来一个找你的。”阿胜喊。
花管事正在跟后妃陵的陵户说话,后妃陵借着集市强盛起来了,往后不缺吃喝,存下的银子不用再从山外买粮食,可以腾出来买澡缸盖澡堂,也让陵户们过上好日子。
“我们三个陵一共八十八户陵户,明年最少要买八十八个澡缸。”
李东闻言,忙插话说:“我们帝陵要买五十八个澡缸,不对,一百一十六个好了,每户要盖两个澡堂,男女各一个。”
花管事拿炭条在手上写上两行字,说:“可以,我记下了,澡缸烧好会通知你们。”
了却一件事,李东重返支锅炸油糕的地方。
演武场外,火炉、铁锅、油坛子、面缸,面盆都摆好了,油锅烧热,面剂子丢下锅,花生油的香味也随风飘出去了。
滞留在公主陵的陵户纷纷走出门,循着香味而来。
“一两银子十斤油糕。”小核桃看一大群人涌过来,她兴奋地高声吆喝。
“小孩,花生油咋换?你晓得吗?”一个妇人问。
“两斤米面换一斤花生油。”小核桃忙回答。
“只能用米面换?”
“是的,只能用米面,还是脱壳的噢。”小核桃强调。
“陶陵长,你们陵里的澡缸还有吗?”另有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