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大陶缸里。
“这磨的是哪个陵送来的番薯?”翠柳问。
“帝陵和定远侯陵送来的,再有三天就磨完了,剩下的安王陵和成王陵送来的番薯合起来不到一万五千斤,估计六七天就能磨完。”陶椿又挑出一个发芽的番薯,她颠了颠,说:“番薯已经在发芽了,该种了,之后再送来的就不收了。公粮仓里的番薯磨完,我们陵里也着手忙春耕。”
“去年我们还计划着要在山里刨土种番薯,看样子也不用种了,有其他陵的陵户送番薯过来,我们不缺番薯了。”年婶子也在挑番薯,提起春耕,她提醒陶椿一下,陵里人手不够用,在耕种上可以少耗功夫。
“我也是这样想的,所以就没贴告示。”去年谋算着要在山里广种番薯的计划只有几个人知道,没有广而告之,所以陶椿改了主意也就没提。
“眼下我们主要集中精力做粉条和养牲畜,秋后还要榨油,陵里的祭田维持原样就行,多种省事的庄稼。依我看就是八成的地种麦子,余下的二成种苞谷、花生和黄豆,主要是不能让陵里的孩子没有嫩苞谷和嫩花生吃,不然苞谷和花生也不用种了。”陶椿说,“旱地种麦,水田种稻,这两样庄稼种下就不操心了,只等收割就行了。”
“可行。”年婶子赞同,“那你就安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