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女性的人生就是和结婚生育捆绑在了一起。
不,不止如此。
把婚育和稳定捆绑在一起才是最为荒谬的。
她不反对与相爱的人结婚,也不反感与爱人共同孕育后代。
但如果她爱上了穷人,那她应该与穷人一起奋斗,实现阶层跃迁。如果她高攀上了富人,她就该学习豪门的规则,成为丈夫的贤内助。即便她遇到了门当户对的爱侣,他们俩的家,终究是要向上走的。
她该成为的,是一个有所追求、热爱生活的活着的人。
而不是个刚毕业则融入社会规则浪潮里的木偶。
即便现实让她失望了,她选择了躺平,那也是她努力过后、选择过后的结果。
而不是有人一开始就告诉她:你是女人你就该放弃,你是女人就不能那么辛苦,你是女人稳稳定定地最好,女孩子家家想那么多做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
叶頔将这一切倾注在《太平歌》中,她从未指望过会有所反响,可看的人越来越多。
世人皆苦,也都需要共鸣。
《太平歌》的走红是个意外,叶頔也希望它能被更多人读到,哪怕无法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就够了。
因此,当编辑告诉她,领聚平台想要将其改编成网剧时,叶頔的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紧张。
母胎单身的她,产生了第一次怀孕的准妈妈才会有的担心和忧虑。
她的孩子……会不会不好?
犹豫再三,叶頔还是同意了影视改编,没有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不好,即便前途很坎坷。
当时的她还是个小作者,人微言轻,也不知道所谓的《太平歌》爆火是怎样的爆法,直到剧组的人客客气气地请她吃饭,并将小说改编的剧本呈给她过目,她才知道不管她有没有决定权,起码是有个质询权的。
起初,叶頔是打算尊重剧组意见的,毕竟人家才是专业的,直到她看到了第一版剧本。
安筠。
叶頔想起来了,年纪比她小一些,工作还没多久,似乎社交很牛,吃饭时总是带节奏喝酒,活跃的腔调半点新人样子也无。
她还羡慕过安筠的脾气,当时想着要是她也有这份大方,或许生活里的不少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等拿到剧本,叶頔才知道什么叫做一体两面。
安筠有叶頔没有的大方,也就缺点本该有的细腻。
她似乎格外理解不了太平公主的忧心与纠结,将太平整个人拍扁了太平所有的活动都被归咎于野心和奢望,又回归成了符号。
叶頔有种自己小说白写了的感觉。
她尤其不能接受太平的几段感情戏不是甜甜腻腻就是狗血撕叉。
叶頔笔下的太平,表达感情是真情流露,最是难得的豪放。感情全无也自是冷漠,没有半分犹豫。
这样的矛盾集合在一人身上,才尤为动人。
而且各个年龄段会有各个年龄段的想法,每个人都会有觉得爱情不是人生全部的那天,单以感情做线索链也太过草率。
于是,叶頔稍稍综合了下意见,在微信上跟安筠表达了一下。
她以为安筠即便不改剧本,也该思考一下,就算不思考,也该委婉一点。
谁知道,安筠直截了当地回道:感情戏有它市场存在的价值。剧作是画面的表达,丰富的内心戏更适合小说和话剧。
平心而论,安筠说得也不错。可是叶頔无论如何也放不下走了形的人设。于是,她放弃了和安筠沟通,转而向片方提出对剧本不满意,要求改剧本。
片方的态度很是诚恳,信誓旦旦保证一定开会讨论,结果叶頔等了一周,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