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明天早上她醒来会不会后悔,到那时候再说。
卓诗岚说完就不说了,似乎在等安筠反应过来。
安筠感觉很难回答她,只能道:“没有的事,我也很想与你进行积极的沟通。”
“这样很好,我明白你的意图了。”
卓诗岚打开随身的透特包,从中掏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她翻到中间,弹开递给姜琰:“这是我为每个要演的角色写的人物小传,从这边开始是属于梅沁的。”
梅沁是《梅尖雪》的女主之一,是卓诗岚要演的角色;另一女主叫薛琦云,这个角色是孟瑗来演。
梅沁是梅派大师收养的孤女,跟着梅大师拜艺学戏,后在战乱中分开。梅沁为了维持生计,在沦陷区曲意逢迎,一边卖艺为生,一边打听梅大师的下落,后来得知梅大师是坚定的抗日人士后,自觉无颜相见,整日强作欢颜麻痹自己,直到她结识了薛琦云。
剧中的梅大师原型是梅兰芳,但因为具体时间线对不上,所以虚构了一个人物出来。卓诗岚报的成人戏曲班的老师本身出身梅派,倒和剧情不谋而合。
剧里另一女主薛琦云是北平沦陷区的进步学生,早早就入了党,考上医学院后一直在从事地下工作,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她结识了前来看病的梅沁。
这时的梅沁身心早已十分残破,由于地位低下,得的又是脏病,很多医生不愿意接待她。只有薛琦云对她不离不弃,积极地开导她鼓励她,使她重新燃起积极向上的信心,并且开始同她们一起参与进步运动,最终在一场运动中牺牲。
剧本的结尾,梅沁心心念念了许久的梅大师,在她的坟前献了一束花,并称赞她是他最好的孩子。
平心而论,梅沁这个角色经历了浮萍般的人生、地狱般的沉/沦以及浴火的重生,是个人生十分坎坷、剧情很有看点的人物,如果刻画得当,很有可能人气直接超过完美的正面女主薛琦云。
只是安筠在刻画这个人物时着实有些短平快,角色变化也很生硬。尤其是梅沁经过薛琦云的鼓励而振作这段,卓诗岚尤为不认同。
这段应该是剧本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卓诗岚相信,一个对人生失去了希望的人,是无法仅从鼓励的言语中获得力量的。更何况,这一段因为在剧本后六集里,因此在大纲中用了一句话带过,显得十分草率。
类似的意见还有一些,卓诗岚都一一写在了笔记本里。她记笔记的方式很像是最近流行的脑图以“梅沁”这个名字为中心,周边进行引申,因此写到哪儿算哪儿,有些匆忙。但她的字体潦草却不难懂,甚至在安筠第一眼看到时,还被她舒逸隽秀的字体给惊到了。
当时她的脑海里就蹦出了一个怪念头:服务员没要卓诗岚的签名实在太可惜了。
?
第三十八章 [V]
就这笔字,当个写字博主都能红。
何苦要演戏。
明明可以靠才华,非要靠脸。
老天待卓诗岚真是不薄。
趁着安筠看剧本的当口,服务员已经陆陆续续将菜送了上来。
卓诗岚将烤串推到安筠面前:“来,边吃边看,别饿着自己,时间还早呢。”
安筠拿起一串,将签子举得老远,免得上面的油滴到卓诗岚的笔记本上。
她那边看着,姜琰与卓诗岚则轻声聊了起来:“岚姐,你觉得这个剧能爆吗?”
她深知安筠为这个剧的忧心,生怕全砸在编剧手上。姜琰觉得卓诗岚是个有想法的人,或许能说出些让安筠安心的话。
“这个……不太好说。”卓诗岚有些为难,“导演奚禾是个新人,之前的作品我也不大了解,一部剧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编剧,导演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