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2)

产,说不定要尝试一下。"

记者开玩笑:"这段要放在采访里的。"

梁书彦莞尔:"请便。"

记者又问了些创始历程的问题。梁书彦父母也是晚州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按照大多数商业二代的发展历程,他应该会从国外拿到名校文凭后直接回家继承父母的产业。

但是出乎意料,梁书彦参加体制内高考,大学选择了与家里传统制造业完全不相干的电子科技领域。和几个刚成年的大学生从0开始,无疑是一种挑战。新科技成立初期没有人看好,业内都以为是有钱人家公子哥的投资游戏,没想到短短几年,梁书彦的团队就做到了足以让他们收声的成绩。

记者翻了翻梁书彦的履历,勾画了一处,不解道:"您是在北京念的大学,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回晚州建设公司呢?"

梁书彦心思飘忽了一瞬,窗外的雨渐渐小了,转为淅淅沥沥的小雨,落在地面上掷地有声。他看向窗外,在北京上大学的四年,每次到下雨天他的心脏都像被挖掉一块似的疼。烟瘾就是那段日子染上的,有时候不眨眼能抽掉几包,有些话憋在心里太久,铢积寸累成了伤疤。

心理医生给他的建议是:"那就回到你放不下的地方去。"

如果有,哪怕是一万分之一的可能。某个晴朗或者阴雨的午后,余新雨又出现在晚州的某条街巷。

他一定不会轻易原谅对方,就算余新雨撒娇...那也要让他知道事情严重性。

他投资了大半有余的启动资金,却慷慨给予合作伙伴与他相当的决策权利。公司注册前他只有一个要求,建址要在晚州。

他视线重新回神,垂眼看桌上已经冷掉的茶水,茶叶在玻璃杯中沉沉浮浮。他抿了一口,果然已经凉透了,只留下单调的涩。

"晚州...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地方。"

记者以为是他有家乡情结,没再深究下去这个问题。点点头,继续问:"新科技的品牌log特别可爱,我看有人开玩笑说不像您的风格,这个图案有什么寓意吗?"

新科技的品牌形象logo是一个简约线条勾勒出的机器人,憨态可掬却又不失科技感。特别的是,胖墩墩的小机器人手里撑了把雨伞,平添了几分细腻。

年轻老板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却在这个问题时罕见的失神。不过这些难以捕捉的异样没有持续太久,梁书彦又换上那幅游刃有余的样子,官方又漂亮的回答:"科技于人就像雨天不能没有雨伞。我们新科技想为人类遮风避雨也献出微薄之力。"

采访结束前又问了几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据说是为大家谋福利,全是关于梁书彦的私人八卦。梁书彦无奈的撑着头笑,尽量回答了些。不过记者有分寸,也没挖出什么猛料,最后在大家失望和意犹未尽中勉强结束。

回到家已经是深夜,梁书彦没吃晚饭,径直从冰箱里拿了瓶冰啤酒坐在沙发上喝。上衣被他随意脱掉仍在一边,裸露着线条漂亮又劲瘦的上半身。晚华路的房间里悠悠飘来晚香玉的香气,又要到一年夏天。

马上就是没有他的第六个年头。

一则小番外 时间线是分开的第五年即将第六年。与余新雨重逢的前两个月。

不行了真的太困了,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这两天天天玩手机,自暴自弃的没有好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