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1 / 1)

比如说,“我”看爱人不顺眼,看孩子不顺眼,“我”觉察到了自已的情绪,意识到修行修自已,那我就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挑剔别人的毛病身上。

“我”不挑剔他们的毛病了,“我”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

自已的情绪也平和了,爱人和孩子的情绪也平和了。

如果修行不修自已,天天骂爱人懒,骂孩子皮,不但自已生气,爱人和孩子也跟着生气。

那自已不就成了搅屎棍子了吗?

搅和到哪里,哪里就不得安宁。

所以说,修行修自已。

修自已,不挑别人的毛病了,不代表就要挑自已的毛病。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事儿。

所有的完美都是假象。

真相没有完美的。

别人不完美,我们也不完美。

我们不挑剔别人,我们也包容自已,这样的话,爱就生发出来了。

?????

聊到了爱,我们就接着这个话题,聊聊下面这位友友的提问。

友友的问题是:不会爱,怎么办?

【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以后的人生中哪怕遇到挫折也不容易抑郁。

所以,学会如何去爱,很重要。

我们先梳理一下问题的关键:孩子很烦人,每天骂完孩子都很愧疚,想第二天改,但实际上第二天还是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这一套操作下来,与上面讲的修行完全相反。

修行修孩子,既向外攻击孩子,又向内攻击自已。

孩子痛苦,自已也痛苦。

他人身上让我们难以忍受的缺点,一般也是自已的缺点。

比如上文说的孩子的“毛病”:磨蹭,不好好学习喜欢玩,自已的事情没处理好老去关心别人的事。

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毛病,反思一下自已。

我磨蹭吗?

我有好好学习吗?

我是在关注别人的事情还是自已的事情?

与其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挑剔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自已身上。

自已做一个不懒惰的人,好好的去提升自已。

练习如何做一个会爱的人,做一个会顺应天道去培养孩子的人。(是练习,不是学习。)

我们很多人不会爱,可能跟自已小时候没有被真正的爱过也有关系。

也许我们的父母也不会爱。

如果自已小的时候没有体会过无条件的爱,没有发掘出爱的本能,那我们想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

我们想不想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爱的种子?

好多人分不清什么叫爱。

网上有个笑话说:孩子睡着的时候,忍不住想亲他一口。孩子醒着的时候,忍不住想揍他一顿。

这是爱吗?

我们爱的是孩子这个人,还是爱他听我们的话?

前者,爱的是孩子本身。

后者,爱的是自已。(你让我开心我就喜欢你,你不顺我心我就不喜欢你。)

【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的爱。】

有条件的爱,那是交易。

我们先放下要求和条件,试着无条件的去爱我们想要爱的人。

其次,孩子的成长也要顺应天地。

在575章写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这句话,不单单指的是季节,也指的是人生。

小时候,是人生的春天,刚刚发芽,开始新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