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未顿悟的佛。
我们才是真佛,而不是那块泥巴。
有生灵的生命,才可以开启智慧,多少人都修偏了,本末倒置,把佛像看的比我们这个真佛还要重要。
《金刚经》讲: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法,就是小船,给人传播道理。
听懂了,佛经就要放下了。
不能过完河还背着船,不然怎么解脱。
那船,明明是帮我们渡河的工具,但把工具时刻背在了身上,不就成了负担和枷锁了吗?
丹霞烧佛,就是打破这个枷锁。
故事是说,丹霞禅师去一座寺庙见朋友,赶上了特别冷的时候,大家都冻得瑟瑟发抖,丹霞禅师就取了一座木佛,烧火取暖。
院主看到了,气的大声质问他为什么要烧佛。
丹霞禅师弄根棍子扒拉着火堆道:我想烧取一些舍利呢!
院主质问道:木头做的佛,怎么可能有舍利呢!
丹霞禅师道:既然是木头做的,又没有舍利,那就再拿两尊来烧一烧吧。
《金刚经》讲:非法,非非法。
不执着于烧佛,也不执着于不烧佛。
丹霞禅师也不是逢见寺庙就去烧人家的佛像,只是用这件事点醒大家,不必执着。
执着于佛像和佛经本身,那也是执着。
打破所有的观点和偏见,做自由的自已。
如果能遇到这种境界的师父,也可以皈依。既可以跟他学到术的层面,又不会被禁锢住思想。
如果遇到的师父他自已都被自已的宗教经典禁锢住了,这种还是谨慎,别为了皈依而皈依。
人能起情绪,也是一种禁锢。
当心里有一个“应该怎样”的框框时,就是被那种理念禁锢住了。
家里就应该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不然就生气。
老公就应该多赚钱,不然就生气。
孩子就应该乖乖的,不然就生气。
同事就应该是有礼貌的,不然就生气。
有多少应该,就有多少生气。
与其说是这些气,化成了毒,淤堵在我们的体内。
不如说是我们的执念,把自已捆住了。
第761章 头、心、胃等问题的根源
【篇外:】
下面是一位友友的提问。
上面说到了自由,当然,那是理想的状态。
我们总还是会有一些习惯性的思维。
比如别人问我关于健康的问题,我第一反应就是先查查风水,再考虑其他问题。
就像吉月姐姐的第一反应是先查查业力,看看是不是有冤亲债主一样。
不管怎样,自已觉得自由就行。
说回上面的案例。
头部的问题,跟“犯上”有关。
很多病的表相不完全一样,但是根源是一样的。
比如心脏病和精神病,都是恨人得来的。
我们有时候形容一个人意识模糊等精神问题,称之为痰迷心窍。
说是痰,其实也是恨气。
想想自已恨了谁,想通了,不恨了,淤堵就打开了。
当然,想通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人一想起来生气的那件事儿,每每想起来,每每都能气的发抖。
就是因为心里有个“应该”。
事情应该这样的,但是,他没有这样,所以把自已气的呼哧呼哧的。
《一念之转》在前面603章讲过了,那本书主要就是想讲明白,没有那个“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