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1 / 1)

这是在违背天道,在纵容恶的生长。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做了不好的事情,就应该承担不好的结果。

你为什么要阻止他为自已的行为买单?

谁违背天道,谁难受。??

卡在情绪里出不来的人,梳理一下阴阳。

那些让自已不开心的人,那些让自已不开心的事儿,是否符合阴阳之道。

或者,看看自已是否是心甘情愿的,还是被道德绑架不得已而为之的。

可以先保护自已,也可以舍已为人,两者都有没问题,只要是自已愿意的就行。

比如佛祖割肉喂鹰,他心甘情愿就行,他维护了他内心的平衡,他这样做不会内耗。

但如果我们都像佛祖一样,用自已的肉去喂动物,那我们不乐意,我们硬做就会内耗。

在哪个境界,就做哪个境界的事儿。

比如有人就不想无休无止的替弟弟补窟窿,补了心里不舒服,那也可以不补。

怎么做都没问题。

怕就怕既不想补,还想落个兄友弟恭的好名声,那就是属于既要又要了。

你凭什么既要又要呢?

这就好比你既不想上班,还想要高工资,凭什么呢?

这就是贪念。

理清了这些思路,不起情绪,自已内在和谐了,就是修行。

一旦起了情绪,魔就入心了。

人就容易失控,会做出各种不理智的事情来。

所以修行,修的是正心正念。

如果有些事情让我们不开心了,梳理一下原因在哪里,在情绪失控前处理掉。

放下所有的面子,礼仪,道德绑架,问问自已的心,这件事情你愿意做吗?

不愿意,那就不做。

只要不是既要又要的贪念就好。

有了贪念也无所谓,找到自已愿意付出的东西去交换。

我又想吃白菜,又想吃米饭,我拿家里其他我愿意割舍的东西去换就行。

满足阴阳平衡就可以。

清理掉心里所有让自已不舒畅的人和事儿。

再者,所有的事情,都有阴阳两面儿,这面看着不得劲,就看看另一面。

举个例子。

我在前面说我是理科生,文笔不好。

有粉丝回复说:没事儿,文笔不好看着实在。

这就好比说,一个女人说,唉,我长得不好看。

另一个人安慰她说:没事儿,丑一点儿安全。

这个安慰,听起来会不会有点儿想哭。

同样这件事儿,你可以认为他嘴笨(白眼),你也可以认为他真诚(感动)。

这是转念。

也是认知疗法,即情绪Abc理论。

A是事件,b是解读,c是结果(包括情绪和行为)。

不是某一件事情A导致了结果c,而是对事件A的解读b,导致了结果c。

比如扇耳光。

泰国著名的扇耳光美容疗法,据说能够去皱紧致。

被扇耳光如果解读为美容,那你就会很开心,挨完了揍还得付钱。

如果你解读为侮辱,那你可能就会生气,甚至会反手打回去。

这就是说,不同的解读方式,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和心境。

苦难看成是苦难,那就是苦难。

如果把苦难看成是磨练,那你可能会希望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

反正等跨过去之后,把它们都踩在脚下,它们只会让你站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