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更是用了很多的篇幅,去写人死后,该如何厚葬。
比如,《礼记》中讲道: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你要说这是无神论……
貌似……也不太能说的过去吧?”
大家慢慢的静下来,开始认真的琢磨。
有人疑惑的问道:“葬礼祭祀,是儒家管的吗?
办丧事,不是都找佛家,或者是找道家吗?”
我看了看比利牧师,道:“佛家和道家的葬礼,跟基督教有相似之处。
都是崇尚简约。通过念诵经文,表达心意。
佛家念佛家的经。
道家念道家的经。
基督教念基督教的诗歌。
而儒家,讲究的是哭奠,以哭寄托哀思。
《礼记》讲,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故泣无时,服勤三年。
先哭三天,入殓。
再哭三年,服孝。”
“所以就有了代哭丧的职业?”有人问。
我点头道:“哭丧,是儒家注重的礼节。
佛家和道家,都倡导薄葬。
尤其是道家,重生轻死。
反对生时不孝顺,死后哭鬼神的做法。”
比利牧师在这时,悠悠的念诵道:“一粒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死亡于我们而言,不是黑暗,不是灾难,也不是终结。
死是另一个生命的起点,等候荣耀的复活,就像种子种下去,等待结出更美的籽粒。
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
第297章 神阻挡骄傲的人
比利牧师的话,引起了大家对死亡的思考。
大家在静静的沉思时,我想的竟然是,主应许的“永生”,是不是指的灵魂不灭?
“荣耀的复活”,是不是轮回的另一种表达?
比利牧师看大家有所感悟,便又轻轻的念诵着一段又一段的经文,道:“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
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所以你们要自卑,伏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
大家在听前面的时候,都还挺认可的,静静的听着。
但是,当听到自卑这个词时,有人疑惑的小声嘀咕道:“自卑?”
被这质疑的声音打断,比利牧师笑了笑,却没有辩解。
嘀咕的人,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犹豫了一下,接口道:“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吧。
也许只是想表达,臣服在神的面前。
易经里,也有类似的思想。
六十四卦里,最吉利的卦,是谦卦。
大概谦虚的人,可以得到神的特殊照顾?”
自顾自的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浮现出秉烛师父讲的能量引导术。
对抗,是能量的消耗。
而臣服,可以让能量,回归于“我”。
比利牧师说,神会“赐恩给谦卑的人”,整个天国都是属于谦虚者的。
臣服,可以获得能量。
谦虚,可以获得天国。
这两者说的,是不是同一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