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这儿,我跟小包子都陷入了自已的沉思中。
“嗳,你们知道齐桓公怎么死的吗?”老道儿突然打破了这种静谧,贱嗖嗖的问道。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谁?
小包子也懵了,她糯糯的问,“谁是齐桓公?”
当小包子问出口的一瞬间,我想到了这个名字,问老道儿,“你是说《扁鹊见蔡桓公》里的那个齐桓公吗?”
老道儿嘿嘿的笑着,点点头。
小包子更懵了,“扁鹊的那个讳疾忌医的故事我也是知道的,但被你一说我反而不知道了。
扁鹊到底见的是蔡桓公还是齐桓公?”
老道儿挤眉弄眼的,示意我解释一下。
我无语的看着老道儿,刚刚还在一本正经的讲经论道的人,怎么突然就跟被什么附体了似的,完全换了一个人儿一样。
想不明白老道儿为什么会有这么突兀的变化,我只能跟小包子解释道,“蔡桓公和齐桓公,在这里指的是同一个人。都是指战国时期,田齐国的第三代君主,田午,谥号齐桓公。
再往前一点儿,春秋时期,也有一个人被称为齐桓公,是齐国第十五代国君,姓姜,名小白,又被称为齐小白,公子小白等。他当时是春秋五霸之首。
为了跟这个公子小白区别开,田午又被称为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
田齐国是侯爵国,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齐桓侯。
齐国的国都,在上蔡,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蔡桓公。
不论是称为蔡桓公,齐桓公,田齐桓公,齐桓公午,或者齐桓侯,在这里都是指的田午。”
解释完了齐桓公,我看着老道儿那贱嗖嗖的样儿,没好气儿的问,“齐桓公不是病死的吗?”
第10章 法不轻施,道不轻传
《扁鹊见蔡桓公》也是九年义务教育里的重点考试内容。
说的是,扁鹊正跟蔡桓公聊着天儿呢,扁鹊发现蔡桓公有点儿小病,就说:您有病,在皮肤表层,不治可能会变成大病。
蔡桓公不高兴地说:我没病。
过了几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您有病,已经走到肌肉血脉里了,不治恐怕会更严重的。
蔡桓公不高兴地说:我没病。
又过了几天,扁鹊又跑去蔡桓公面前,跟他说:您有病,都已经到内脏啦,不治会更严重的。
蔡桓公不高兴地说:我没病。
又过了几天,扁鹊看见蔡桓公,啥也没说就跑了。
蔡桓公纳了闷儿了 ,派人去问扁鹊,为什么不说他有病了?
扁鹊说:蔡桓公已经病入骨髓了,归阎王爷的下属管了,我管不了啦!
后来蔡桓公病发,派人去找扁鹊没找着。
扁鹊已经跑到其他国家去了。
桓侯,遂死。
老道儿为什么突然要问这个?
我百思不得其解,一脸疑惑的看着他。
老道儿嘿嘿嘿的贱笑着说道,“你们觉得,蔡桓公有没有可能是被气死的?”
“被气死的?”我白了他一眼,莫名其妙的问道,“被谁气死的?被扁鹊气死的吗?”
“对呀对呀,”老道儿两眼放光,“你想想看,你本来好儿好儿的,突然有个人,打着神医的名头,三天两头儿的跑你跟前儿说,你有病,你有病,你有病。
你说,气不气人?”
我被老道儿这种无厘头的说法儿,都气笑了,“想想看,还真是挺气人的哈。”
“哈哈哈哈哈,”我越想越好笑,“蔡桓公是被扁鹊给气死的?真的是太搞笑了。哈哈哈。”
小包子也笑得前仰后合的,停不下来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