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1 / 2)

沈翠看他们都进入了沉睡状态,便也停了手里的活计歇下。

八月初九一大早,贡院之内,试卷下发。

要不说翠微的少年们好的跟一个人似的呢?

别看他们前头待考的时候形容不一,但是拿到卷子后,动作格外的整齐划一,都是先开始哗啦啦地数卷子。

动作都格外熟练,像后世的点钞员点钞似的,由他们的Q版小人做出来,显得格外可爱讨喜。

数过之后,他们也是先提笔开始写卷头,也就是姓名、籍贯、年龄、面貌特征、祖上三代先人姓名那一栏。

差不多时候填完,他们又一道齐齐搁了笔,开始阅卷。

沈翠挂心无比,就把穆二胖的小人放大了一些,借他的视角去看卷子。

乡试的卷子就没有帖经墨义和默写原书内容这种题了,毕竟这场的考生都是考过了科试的秀才,这三种题目于他们而言等于是送分题,根本考不出真实水平。

所以这卷子一开始就是九道经义题。

这是第一场的第一种题型,所以并不很难。

第一题为‘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半文盲沈翠看了一眼,都依稀记得这话出自《大学》,想到之后沈翠干脆起身去课室拿了书来翻了翻,还真让她找到了。

她拿的是劳不语的书,上头还有劳不语的批注财富能装饰房屋,道德能修饰身心,心胸宽广让人外貌安详,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意念诚实。

她这‘半文盲’都能这般了,几个少年就更别说了,都破题飞快。

她这才破出一道,他们已经打好腹稿,开始落笔了。

沈翠视角转换,发现大家写的主旨都是差不多,并没有任何一人偏题,只是她水平实在有限,就不大看得出谁写的更好一些。

而且她此时想看的也不是经义题,而是刘学政的plus版王尚书会出什么诗文题。

可惜一众少年好像约好似的,都只把卷子翻在经义上,都不去看最后的诗文题。

看来大家都是担心王尚书出的诗题太难,影响了前头的发挥。

沈翠就安心等着,后头看梅若初半天工夫最先写完了九道经义题,就把他的画面放大了一些,去看诗文题目。

诗文题一共有三道。

第一题,‘绿阴生春余’。

第二题,‘便娟’。

第三题,‘吹万’。

第一百七十五章 (修)

一口气看完想看的三道题,沈翠却高兴不起来。

嗯,反正她是没有一点思绪的。

而且不只是她,光幕上的梅若初也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这二年越发沉稳了,心理素质又远超常人,基本上没什么事可以影响他的情绪。

他都这般了,看来这题目确实是不简单。

沈翠就忍不住把视线转向穆二胖和崔斐。

因为这上头,他俩比其他人程度差一些,若是他们解出来了,其他人也就不用担心了。

穆二胖和崔斐都对这次的诗题难度有了心理准备,所以两人的反应也都还算镇定。

但沈翠仔细看去,会发现两人方才还绷直的背脊都塌下去了一些。

此时贡院内,穆二胖先把注意力放在了第一题‘绿阴生春余’上。

这题因为字数多,相比其他只两个字的题目,已经算是比较好想出处。

院试后的这二年,每年都要在刘学政手里过一遭,因此穆二胖思绪转换的飞快,先确定没见过这五个字连在一起,便已经知道是截搭了。

只过了不到两刻钟,穆二胖想到了完整的句子是韦应物《游开元精舍》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