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1 / 2)

无非是到文帝跟前做做样子罢了,以表现得自己清心寡欲、淡泊名利。

顾春也还罢了,他纯粹表现得是为兄长鸣不平,是讲义气。

但顾惜方才不理会顾昭,到如今看来,就有些掉份了。

顾昭又上前一步,“大哥居于长,又有这么多年做皇太子的经验所在,儿臣不过初出茅庐,有许多不足,实在惶恐。”

顾惜有心弥补一二,便对顾昭说:“九弟虽年幼,但胜在心性沉稳,假以时日,必能独当一面,倒是大哥,还要向你学习。”

“大哥言重了。”顾昭忙道。

文帝道:“你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其乐融融方才对,往后小九为太子,你们也要好好的辅佐他。”

就此,兄弟三人陪着文帝一同用了午膳,便欲离开皇宫。

不过皇后过来,留下了顾昭。

顾惜与顾春一路离去,其间顾春不住的向顾惜表明着自己的不忿,言明顾昭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让顾惜不要上当。

顾惜会上当吗?

他当然不会了,因为即便没有顾春的这些言语,他也觉得自己之所以会丢失太子之位,肯定是顾昭在背后做了什么。

从前顾惜对这个碍不着自己地位的九弟还很是表达过属于兄长的爱怜,但如今二人置于敌对的局面,顾惜当然不会心慈手软。

不过顾惜也并不悲观,虽然顾昭被立为了皇子,但诚如孟氏所说,顾昭如今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软肋,那就是圣旨钦定的太子妃。

不论顾昭今日如何得意,顾昭要婚娶的都只是一个小小的商户女,还是谢驸马不要的那种商户女。

而此商户女小地方出来,难登大雅之堂不说,随便给她设几个套,她说不得就会钻进去,露出错处,连累上顾昭。

他们如何说、如何想,顾昭自不知道,或者说,他从前、如今、往后,也从来没有将人在背后的言语给放到心上去过。

毕竟如今他忙着迎娶秦宁都还来不及呢。

但让顾昭又一次失望,则是刘皇后的态度。

“你父皇既也没同我商量一番,竟骤然废去你大哥的太子之位,转而立你为太子,真是让人闹不明白他在想些什么,为了你们兄弟之间的和睦相处,小九,不妨请辞太子之位。”

穿成炮灰原配后她躺赢了

第245章 戒备

皇后有皇后的顾虑在,皇长子与皇九子都是她的孩子,她希望她的孩子们都能好好儿的。

分明是亲兄弟,就该齐心协力,而不是心有嫌隙。

皇长子顾惜是她头一个孩子,是她亲手抚养长大的,撇去这一点,顾惜到底年长一些,阅历也更丰富,加之这些年她的心血也都在顾惜的身上,她觉得顾惜更适合做储君。

幼子顾昭打小虽然也聪慧,可这种聪慧未曾经历过风雨砥砺,总是有些过于单薄。

尤其顾惜为太子在前,那太子之位原就是顾惜的,文帝立顾昭,顾昭有与兄长相争之嫌。

虽然在来之前,顾昭就有想到母后会与他说些什么,孔融让梨之类的,可闻言还是有些伤心。

这太子之位是父皇给的,并不是他强要来的。

“母亲,”尽管心里不舒服,但顾昭还是与皇后细心解释道:“我也是今日才接到圣旨,闻言也很惊讶,方才进宫也是来推辞的。”

皇后面色好了一些,“这事你做的极对,想来你父皇应是没应下,不过也不要紧,明儿个早朝上会有大臣们递折子,请求皇上收回成命,这事也不难。”

顾昭有些走神,他心道,母后真是从来都没有想问过自己一声,是否想做那个位置,就已替他做了决定。

刘皇后又说:“至于你父皇给你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