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惫。喝点酒回来,连个说知心话的都没有。

“再则,如今大哥做了扬州知府,后院太太来往便多了,哪家有什么事,别说通房,就是于妈妈能来往走动吗?那扬州不比青州,总要有个当家太太主持后宅才行的。”

陆云谏说完后,抬起眼看着一脸震惊的婆媳二人,“我这话没人教我,大哥大嫂从来没有跟我抱怨过,都是我自己看到的。几位嫂子,说心里话,我最为敬重大嫂,与她的感情也最好。大嫂进门后,我便日日跟在她身边,尤其是有了婷姐,更是如此。我还记得大嫂一手领我们一个讲故事的情形。我想着这些话,大哥肯定是想说的,但他不能说,怕你们想多了,误会了大嫂。而大嫂也一定想说,但她不敢说,怕你们以为她不孝顺,远远的自己享福。所以,我便说了。”

第235章 第235章

太夫人把手中的茶杯递给曾氏,摇摇头道:“这么大岁数了,我竟不如我孙子看的透。的确如此,大孙媳妇这些年实在是不易的。”

曾氏接过杯子,心中默然。老二媳妇从进了家门便没见过面,一直在苗地,直到去年才回来。老三媳妇是自己的外甥女,难免偏爱一些。只有老大媳妇,操持着内外,还要忍受与丈夫的离别之苦。

“可不是,我也没想到,母亲,是我思虑不周。”曾氏道。

“不怨你,这几年家里的事项还少了?你哪里会想的这样周到。谏哥说的对,莹丫头如今管家慢慢上手了,我看不如这样,待到把他们的婚事办完,就让洪氏去扬州吧。那个时候,莹丫头名正言顺地帮着你,老三媳妇也可以放开手一同打理。且老大在那边做了知府,没有当家太太实说不过去。”

“母亲,不若与老爷商量一下,到时带着安哥和婷姐一同去吧。孩子见见世面眼界就不一样,成长的也快。您看您让谏哥走一趟,象换了个人似的,还是您有眼光和远见。”

太夫人心想,我哪里有远见,我那是碰运气,不死心罢了。但儿媳妇这样说,心里还是很高兴。“这些你与喻之合计就好。”

“好孩子,你心善,好歹让你想到了,不然我与你母亲岂不成了恶人。”太夫人拉着小孙子的手,怎么看怎么满意。

洪氏听到曾氏对自己说起这些,一脸不可置信,随后眼泪便不断线的流了出来。

曾氏看了,心中也是心疼。“过几日便是你祖母的生辰了,待忙完这些,你就开始收拾吧,需要提前运过去的,只管打包运走。少青那边,你父亲已经写了信去了。至于两个孩子要不要带着,我们都听你的。”

洪氏收了情绪,感激地要给曾氏磕头,被曾氏拉住。“其实这事,是谏哥想到的。他这回去青州,看他大哥身边没个知冷知热的人,十分心疼。他若不说,我与你祖母还没想到这一层呢。”

洪氏一听竟是陆云谏给自己说的情,晚上就打发陆婷带着陆靖安去寻了陆云谏,两个孩子规规矩矩地给陆云谏磕了头。

冯莹知道这件事后已是第二天了,陆云谏一早就回了国子监。

冯莹心中暖暖的,别看陆云谏年纪小,心却细,没想到这样的事他都能注意得到。以后两个人过日子,不怕他不会关心人的。

随后,迎来的太夫人的生辰,因陆家最近喜事着实多,而太夫人生辰又不是整寿便没有大办,只一家人和乐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