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1 / 2)

而莲溪当地庆寿一般都是前三天发送寿柬,所有也有民谚曰:“三日为请,二日为叫,当天为提来。”

果然初六这日,姚家亲自送了姚氏父亲具名的寿柬过来,敬请秦家阖第光临。

按说接到请柬,便应准备寿礼,好届时前往拜寿,不过秦家却是在此之前已是忙活开了。既要准备寿幛寿屏寿烛,还要准备一百寿桃、一百寿糕、两百束寿面。

虽说这些东西崇塘的喜铺、糕团铺子里都有的卖,可秦老娘一向习惯了万事儿自个儿动手,其他几色还咋罢了,寿桃寿面寿糕却必是得自个儿亲自做的,说起来这也是自家的心意。

到底还是年里,一壁招呼陆续来家拜年的来客,一壁忙活寿礼。

花椒拖着香叶撵在秦老娘几人身后看了一回蒸寿桃做寿面,就又回去捣鼓自己的袖珍小屋去了。

按着花椒原先兴兴头头的想法,是用零碎木头做间小屋能把所有家什规制进去,只要大小差不多,打磨光洁了也就行了。

香叶听了却是直摇头,掰着手指头告诉花椒听:“要有堂屋,有卧房,有书房,有厨房,还要有个大大的院子。”

总之就是正房退步、粉墙灰瓦、青砖黑门、卷棚照壁、鱼池花坛,一概都要有。

花椒有些傻眼,香叶以为花椒听不明白,折了根木柴过来,在地上画给她看,竟还似模似样的。

那串儿小小子们眼见花椒香叶又凑在一起嘀嘀咕咕的,一个两个俱是凑了过来。

蹲在旁边听了半晌才明白二人这是要造房子,俱都来了兴致。仗着年前在祖父那学来的那点子皮毛,兴兴头头的敲敲打打地给花椒香叶造房子。

方良带着许氏方庆过来拜年的时候,听说花椒在给那些个袖珍玩具造房子,一拍脑门,直呼忘了,又哄花椒:“等大舅给你寻个房子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七章 拜寿

正月初八,天气晴好。

姚氏看着鲜红的日头从浓浓的雾气中露出半张脸来,一直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

不过辰正时分,一大家子俱已收拾妥当,关门闭户前往礼诗圩拜寿。

花椒被茴香搂着坐在牛车上,心里却有一瞬间的恍惚。

在她的印象里,好像还从来没有这般阖家出行过。

当然,旧年的避难自是不算的。

那时候满心都是生死前路的担忧,哪有心思看风景。何况触目所及唯有凄风苦雨一地狼藉,不过徒增恐惧伤悲罢了。

虽说屈指算来时隔也并不久远,可到底已是两样光景了。

莲溪中的潺潺溪水已是恢复了几分往日的清冽,虽说仍旧不大敢食用,可灌溉浣衣已是寻常了。

远处莲花山上的草木虽未复苏,可但凡留下来的大多都是在年前的小阳春里焕发过生机的,显然已是缓过来了。

丁香一路上都在给姐妹们说着礼诗圩有多大,只饶是如此花椒还是没想到亲眼看到的礼诗圩竟比丁香描述的还要大。

而且一看坐落方位就是特地规划过的,布局错落有致。虽然不挨着莲溪,可村里水源一样丰沛,老远的就能看到大大小小十来个池塘星罗棋布。

三面都是规制大同小异鳞次栉比的民居,多由曲折幽深处处相通的巷道分割或相通。

路过镏金飞檐、雕梁画栋的宗祠,绕过大大的池塘,穿街入巷,花椒已是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只知道脚下的路面俱是清一色的石板路,早已踩磨的明光锃亮。两侧的民居高墙封闭、马头翘角。黑瓦白墙,砖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透过漏窗隐隐可以看到里头的栽植着树木的庭院和曲折通幽的长廊。

花椒油然而生一股异样的情绪,身边一直睁大了眼睛依然目不暇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