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 / 2)

家里的女眷们忙活了一整天,花椒香叶两个从蛋饺开始,小嘴更是没歇过,年夜饭之前就把自己喂了个肚儿圆。待上了桌,也没见她们少吃了哪道菜,待吃过长长长长的一顿年夜饭,花椒腆着肚皮躺在圈椅上,已是心满意足地昏昏欲睡了。

丁香和小小子们却是精神百倍,饭碗刚刚放下,已有秦老娘的侄孙侄孙女与村里的孩子结伴过来辞年了,秦老娘与姚氏几个忙笑着把之前就准备好的茶食蜜饯通通拿了出来。

小孩子最是精乖了,都知道秦家有好吃的,人又大方。不像有的人家,见了他们,脸上的笑容挤都挤不出来,好容易抠抠索索摸了一把瓜子花生出来,还要数着粒儿分给他们。

所以村里的孩子们每逢辞年头一个就喜欢往秦家跑,一壁亲亲热热的喊着长辈,一壁已是跪下磕头,大大小小挤了一屋子。

秦老娘呵呵地笑,把两个路还走不稳当的牵了起来,捧了攒盒随他们抓取。

丁香几个见了嘴都顾不得擦了,忙催了秦连凤领着他们出门辞年。

秦连凤虽是大辈,却也是孩子。以往辞年拜年都是由他领着侄儿侄女挨家挨户的跑的。只今儿秦连凤却是涨红着脸说什么都不肯出去,直说自己已经是大人了。

秦老爹看着急得跳脚的孙男娣女,呵呵笑道:“你们小叔不去就不去,你们自去罢,路上小心就是。”

小小子小丫头们不住地点头应是,茴香丁香又去牵两个妹妹。

罗氏搂了花椒,却是向秦老娘道:“娘,椒椒就不去了。”

秦老娘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咱们椒椒不去,就搁家玩儿吧!”

罗氏听着就松了一口气,又害怕花椒瞧见了也要闹着出门,同秦老娘与妯娌们说了一声,就抱着她去看顾各屋的灯烛。

花椒却是有些知道罗氏的用意的,只她又不是真小孩,自然不会吵着闹着要出门的,乖乖伏在罗氏肩上。

沈氏看着,略一踌躇,亦是道:“娘,那我们香叶也留在屋里罢。”

除夕夜,赶在子时之前孩子们向长辈们辞年是莲溪当地的风俗。一到这夜,孩子们一吃过年饭,便会结伴去村中各家各户辞年。

沈氏打小也是这么过来的。

可旁人家倒还罢了,再是不懂事也少见会和孩子们为难,况且大年下的又有几个愿意生事不高兴的,可不晦气。

可隔壁那家就说不好了,虽说这阵子已是少见了,可有一回她们从崇塘赶集回来,就见黄阿婆阴着脸扶着院门站着,盯牢了蹲在溪埂边看水芹的花椒香叶。

一想到那阴恻恻的眼神,她就打心里发憷。

秦老娘大概知道沈氏的担忧,也一点头:“正好小姊妹俩做个伴。”

沈氏忙应了一声,牵着香叶就去找花椒。

香叶本就有些怕生,不出门正好,还可以同花椒玩儿,蹦蹦跳跳的跟着沈氏去找花椒。

沈氏放了手让香叶牵着花椒玩,站过来摘下发髻上的银簪子帮罗氏挑着烛心,道:“我可是怕了族伯娘了,明儿拜年最好也寻个由头不让香叶去。”

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秦字,虽已出了五服,可到底是宗亲,整个周家湾也就这么两家姓秦的,平时还则罢了,逢年过节却是要走动的。

罗氏颔首:“我们椒椒反正不会去的,就让她们搁家玩儿好了,犯不着叫孩子们遭罪。”

一句话说的沈氏微微一愣。

在她看来,罗氏是个非常温柔和善的人,她们妯娌间相处也一向只有尽让的,却不妨也会说出这样夹枪带棒的话儿来。

只再一思量,都是当娘的,自然也能明白罗氏的心情。

花椒皱了皱鼻子,她也是头一回听到罗氏这样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