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着这会子已经年里了,却也再不似往年那般热闹的。
而且随着正月半的过去,二月二近在眼前,花椒很明显地就感觉到,家中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来的凝重。
起因就是,家中即要下场的三个小小子,已经开始自乱阵脚了。
就同大堂哥那会子差不多,一时之间,就不知道自个儿该做些甚的了。拿起这本书,又放不下那本书。
或许还不如大堂哥,就算是一本书拿在了手里头,可来来回回反复了好几遍,却仍是觉得不顺口不顺手,更不顺心,根本继续不下去,只能一遍又一辩的反复,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的了。
而越急越急,恶性循环就此产生。
花椒都觉得,过一个年,自己同香叶那是每逢年节是胖一圈儿,可这三个哥哥却是
分卷阅读428
- 肉肉屋
分卷阅读429
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429
瘦了不只一圈儿了。
说到底还是心静不下来的缘故。
或是到底年纪尚幼,经历尚浅的缘故,这三个小小子,别说比不上秦连豹的举重若轻了,也远远不及大堂哥那般抗压能力强。
秦连豹白天黑夜的陪着他们,阖家老少也反复安慰着,饶是姚氏把她压箱底的安神香都拿出来了,还有并未回家过年的大堂哥,亦是接连不断地给他们写信,安抚他们的情绪,可多管齐下,效果却仍旧不明显,三人还是没有办法彻底放松下来。
花椒也挺担心这三个小哥哥的,觉得这三个小小子是不是太把下场当回事儿了。
不过也是,秦连豹同大堂哥虽然给阖家的小小子们开了个好头,却也带给了他们诸多无形的压力……
盛名所累,或许正是这个道理。
好在阖家虽然这般那般的折磨了一个多月,但三场考试顺顺利利的考下来,三人都还感觉不算坏。
在俞阿婆家,同秦连豹关起门来说了半天,花椒偷偷跑出来,告诉罗氏、俞阿婆还有许氏:“爹爹说了,应该问题不算大!”
☆、第四百二十二章 黄梅
俗语有云:“雨打黄梅天,四十五日无日头”。
这可不是甚的妄语,而是真真切切的生活实践经验的真实写照。
长江南岸,每逢窗前梅熟落蒂之时,墙下笋成出林之际,东风过后,往往黄梅天也将应时而来。
花椒前世亦生在烟雨江南,长在梅雨江南。
说句实在话,对于雨水不断、四处发霉的黄梅天,真是打心里头,没甚好感的。
那感觉,估计就同北方人连吃了一个月的沙尘暴是一般无二的滋味儿的。
一整个黄梅时节,不光是相对而言,前期湿度大,但因着往往“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的缘故,温度上头还算帮忙的莳天也好。还是后期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温度却在进一步攀升,以至于百物霉腐的梅天也罢。
总之从“入梅”,到“出梅”,都会叫花椒觉得神烦。
闷闷闷、潮潮潮、霉霉霉、烦烦烦,有时候肠胃还要造造反……
根本没法儿去悠悠然地体会诗词中,不尽穷愁,惟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还有梅雨入雾的褒贬喜怨的意境。
倒是完全能够体会甚的叫做“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湿菌生枯篱”,尤其是后一句“润气醭素裳”,花椒真的是深有体会的。
甭说是在乡间黑洞洞、长满青苔的老宅子里了,就是在小辰光曾经住过的老城区临河结水珠的老屋中,黄梅天时亦是可以见到这般景象的。
实在是太过形象,太过逼真了。
把花椒满肚子想说却又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