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1 / 2)

可之前已从李蹊那听得的只言片语,再加上今儿一天的见闻经历,就像在他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而且还因着一切条件俱都适宜的缘故,种子很快萌发。

不只一人开始心动。

尤其四堂哥同五堂哥。

念了这么多年的书,真不是白念的,起码对于自己的斤两已是心中有数儿了。甚至对于自己的前程出路,也已经有了不算十分成熟

分卷阅读404

- 肉肉屋

分卷阅读405

农家记事 作者:白糖酥

分卷阅读405

的规划了。

科举自是要参加的,即便俱都心知肚明机会并不大,没见就连大堂哥都折戟院试了么!

可若是连试都不去试,那不更是半点儿机会,哪怕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机会都没有了么!

若说在此之前,因着不甚了解的缘故,他们对于功名到底懵懂,只觉得很厉害。

可自打秦连豹得中秀才之后,周遭好的坏的各种思想言行,一瞬间铺天盖地接踵而来,拜高踩低也好,曲意迎逢也罢,都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好些小东西都是头一遭意识到,原来功名是这么好的一件东西。

可随着秦连豹同大堂哥这两个当事人的不以为意,一个并不以头顶秀才功名、被人尊称为“老爷”而喜,另一个也不以落榜不题、需要面对外人可惜的目光而悲。

他们又忽的感觉到,哦,好像也不是甚的大不了的事儿,不过一功名。

而渐渐的,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他们终于慢慢自个儿意识到,功名的好处确实显而易见的。

就好比上了公堂不用下跪,面对税官也能挺直了腰杆,不怕他们做手脚,甚至于还能在两季田税上帮扶乡邻,还可以免除差役,以及一定的田赋。顶门立户,也更有底气。说的话,会有人听。

更关键的是,他们忽的意识到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儿。

打个比方好了,如果他们兄弟没能念书的话,或许五六岁本该启蒙的年纪,他们就得下地帮着家里头拔草、施肥的干活了,长大些再锄地插秧的。可一辈子,除了种地,或许再干不了旁的了。

但如果他们能咬着牙垛念两年书的话,能写会算的,就可以去崇塘的一些个铺子里学徒了。从学徒到伙计,甚至于账房、朝奉的,能做的就更多了。

自然而然,如果他们能得了功名的话,就譬如秦连豹,能做的自然更多,甚至于还能传业授道解惑。

这才是真正光宗耀祖的事儿。

一棵小树长一年,基本只能当柴烧。长到十年,勉强可以派用场,做个檩条或甚的。可若长到二十年,那基本就可以做梁了。

这就是家里头泰半的小小子,都对功名心向往之的最主要的缘故。

却不是因着功名利禄、一步登天的缘故,那些东西对他们来说还太遥远,还太陌生。

可今天给他们打开的这扇大门,却给他们找到了另一条出路。

原来这世上除了文科举,还有武科举。

虽然对小小子们看来,武科举在民间百姓中的影响力上或许远远不及文科举。

但公正衡量一番,武科举相对于文科举,虽然仍是独木桥,不会就变成阳关道,可他们却相对更有把握一些,能走的更稳一些。

只不过文武两途,截然不同,力气根本使不到一处去。

不管是人力也好,还是物力财力也罢。

这是五堂哥当下正在考虑的问题,四堂哥也深以为然。

没有当即去同长辈们表明心意,而是预备再找机会同李蹊好好请教探讨一番,同时列份报告出来,先叫自己明白这桩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