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好不容易能借口秦家暖房办喜事儿的机会上门,他们如何能不亲至道贺的。
却不知道如此一来,却是给秦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仅不明所以的俞阿婆在皱眉头,脚不沾地忙着待客、还要时不时被人拦下说话攀交情的秦家兄弟也不禁在心底叫苦不迭。
钱运仁也忙,不过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应酬,况且心里头痛快,自然也有心情同这些人耍个花枪。
他自是知道现如今外头都在传说,说他光凭一季白芹,就赚回了五万两银子。
不过这却是旧年的老黄历了,今年他和杜大舅听从秦老爹的提议,尝试了五茬白芹的壅制。除了三茬常规白芹外,还有一茬十月上旬上市的秋提前白芹,和一茬预备在清明上市的春延迟白芹。
虽然这会子才上市了三茬白芹,还有两茬仍在地里,可他的纯收益就已经超过一只手了。
自然高兴,可这却还不是他最骄傲的所在。
而是依靠白芹,不但巩固了钱德隆在莲溪行业内的地位,还加深了同宣歙籍同乡族人的联系。不但向外拓展了钱德隆酱园大糕坊南货店的生意,还同大通号建立了初步的合作……一举数得。
仅凭这一桩,待他百年之后,也足以在族谱上大书特书一番了。
心里头正畅快熨帖的,却忽的想起有一回他过来秦家散心,寻秦老爹谈天儿,无意中听他提及也要将秦白芹写入族谱中的方伎一例中,可这打头的却不是他老人家,而是家中的这几个小丫头,尤其是最小的那一个。
据说秦白芹从无到有,以及现在的秋提前和春延迟,都是小丫头琢磨出来的……
而被钱运仁正念叨着的小丫头,眼看着吉时将到,眼睛从正呼呼大睡的小猫儿身上挪开,抱着自己塞了一串儿新制铜子儿的新枕头,跟在茴香身边,已是准备入宅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 新家
入宅这日,按着老辈里流传下来的规矩,主人家脚踏新家,是忌讳空着双手的。
这算是流传已久的老传统了。
手里一定得拿些甚的物什才好,而且宜贵重。
其实往深里说,不过是为着图个吉利罢了。
以此预示着家里越来越兴旺、越来越富足。
秦家也没有免俗。
而对于庄户人家来说,甚的最贵重。
不过是一捧土、一把米、一碗水,或者还有一册书罢了。
所以像是秦老爹秦老娘二老作为家中尊者率先入宅的时候,老爷子就搬了个早就准备妥当的米桶,里头装着八分满的五谷,还压着铜子和万年青天竺子讨个好兆头,秦老娘则是拎了一篮子给家里人重新准备的新碗筷。
再是各房按着长幼昭穆依次踏过门槛,进入正院,自然俱都不会空着手。
或是提了一桶水拎了一只风炉,或是拿了笔墨和细软。
只轮到花椒,手里抱着的却是罗氏特地给她准备的荞麦皮的新枕头。
对于罗氏而言,富也好贵也罢,这些都是虚的,她只求命运多舛的小女儿一辈子都能平平安安顺顺遂遂。
所以特地给素来火气弱的花椒准备了新枕头,又特地塞了一串儿红线穿就的铜子在枕头里,就是为了给换了新房新床的花椒辟邪安魂用的。
花椒牢牢抱着小枕头跨过门槛,待秦家阖家进门之后,才是过来暖房的姻亲故旧、四方乡邻,按着亲疏远近进门道贺。
花椒就觉得好像瞬间热油锅中被泼入了冷水一般,原本还庄重肃穆极具仪式感的正院中忽的人声鼎沸语笑喧阗,竟然盖过了不绝于耳的爆竹声。
而秦家人却是齐齐精神一振,秦老爹赶忙领着儿孙们忙着安置宾客、悬挂喜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