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2)

而不但秦连豹忙的脚不沾地,秦家阖家这会子除了小字辈的略好些,上学的上学,侍弄种芹的侍弄种芹,还略有两分松快,其余一干长辈们都已忙的焦头烂额了。

自是为着兴建祖宅操持奔忙的。

整车整船的砖石木料正在陆续往家运,小山似的堆在了院内院外,叫人咋舌。

自家议定绘制的十数张起屋样图几经增删,也最终定稿。

至于泥水匠、木匠、石匠等等工匠,秦家也是匠人出身,自有熟识的,很快也已招揽齐备,约定好了工期,又谈好工钱。

周家湾漏斗湾旧年曾帮着秦家筑墙的帮工们一看架势,知道秦家今年又要大兴土木,根本来不及感叹些什么,也不待人招呼,已是扛着家伙什自发上门了。

两头村子里的妇道人家们,尤其是莳萝成亲时给秦家做过执事儿的,也纷纷过来自荐帮厨打下手。

看着秦家这样大动乾坤,这心里头也不是没有想法的,私底下有叹的有说嘴的也有不忿的,可到底也不是真个就不高兴的。

不为旁的,只为俱是没想到旧年才发的愿,这才几个月的光景,竟然就已成真了。

自是欢喜的。

如此一来,这样的差事儿再来几遭,说不得自家也能攒料翻修新房了。

至于老舅公老舅婆,更是不但把儿子儿媳带来帮工,还依着之前的约定,把两个大孙子也带了过来衬小工。

秦家这遭还真不嫌人多,除了厨棚里并不需要这许多的帮工外,劳力是有多少要多少的。

只看着两个仍是一脸孩子气的小小子,秦老爹自是不忍的,便提出叫他们跟着秦连虎秦连龙跑腿。

老舅公却不答应,大手一挥,只说孩子就得用,不用不成器,秦老爹见他坚持,只得作罢。

眼看着雨水暂歇,天气朗了起来,秦老爹翻着黄历,当即择了个宜动土的好日子,放线动工。

等到二月底,钱运仁挑挑拣拣了两个月,总算置办下了园圃,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亲自过来请秦老爹帮忙规划的时候,秦家热火朝天号子声声,堡墙的墙基已是完成了一小半儿了。

钱运仁亦是一遭就听说了秦家打算立族的消息了。

说实话,对于秦家乍富之后当先立族的决定,还是颇为赞赏的。

这或许跟他宣歙商贾世家的出身有关系,总觉得树高千尺不能忘根,又觉得富贵不归乡,如锦衣夜行。

所以宣歙之地的商贾虽在外经商发家,可一旦富贵后,都喜欢荣归故里回报家族,或是大兴土木或是铺路修桥。

秦家此举,自然对了钱运仁的胃口,哪怕自己忙的脚不沾地,还是抽空特地介绍了一位专做石料买卖的同乡给秦连虎认识。

可饶是如此,当看到秦家在建的堡墙墙基时,饶是他早已练就了七情不上面的本事,还是唬了一大跳。

这却是阖家的主张,就连一串儿的小字辈都觉得房子甚的先放一放,要紧的还是堡墙。

因此在秦家兄弟多次商议之后,索性将原先老宅与溪埂间的那片进深三丈多、面阔将近三十丈的空地,和西边直到秦连彪家东墙下的属于自家的宅地全部圈了起来。

虽是自家的宅基地,可还是特地同袁氏打了声招呼。

在放线的时候更是特地与秦连彪家的院墙隔开了将近半丈有余的距离,免得影响到两家的院墙根脚。

袁氏自是无有不应的。

可看着秦家放线丈量宅地,心里不知怎的就冒出了个念头来。

若是旧年问秦连彪把这宅地拿了下来,与其拿在手里也是无用,还不如直接将这宅地送给隔壁。

她家西头又是一大片的荒地,到时候不管是想种白芹还是起宅子,不过是花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