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2)

赵莺莺对聘礼这种事没有什么概念,她只是直觉上觉得很多而已。这种直觉是通过对比产生的,因为她知道凑办出这样一份嫁妆普通人要积攒多少年。

但是王氏是经过许多世事的妇人,一听就惊讶了。她想的和赵莺莺不同,她首先想到的是这份聘礼实在太超过一般人家的手笔了。

以至于不正常的地步――都知道做亲这种事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这不是王氏刻薄,或者看不起侄女,只不过事实就是赵蕙蕙没有好身世,至于自身,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没有什么出挑地方的市井女孩子而已。

王氏倒是没把事情往骗婚上面想,她首先想到的是,孙氏是不是把赵蕙蕙给

分卷阅读96

- 肉书屋

分卷阅读96

-

分卷阅读97

莺莺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97

莺莺传 作者:夏天的绿

分卷阅读97

人家做童养媳去了。

谁都知道童养媳是十八的新娘八岁的郎,这种情况,十个里头有九个都熬不出头。大多数是少女时候给人做老妈子,等到小丈夫长大了,人家自然会有喜欢的美娇娥,至于童养媳,早就丢到一边去了。

于是没有生育的童养媳连正房的资格也渐渐没有了,最后沦落成奴婢一般。

前程是这样的,谁家愿意把亲生女儿送过去做童养媳?也就因此,想要讨童养媳的人家出价越来越高,期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童养媳的话,比正常的婚嫁中,彩礼可是收的多得多。

王氏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因为她知道,孙氏是怎么看赵蕙蕙几个女儿的。别的亲娘做不出送女儿去做童养媳的事,她为了一笔丰厚的彩礼,那是做的出的。这一点从她当年想送亲生女儿去王婆子那里就知道了。

王氏心眼不坏,虽然她对蕙姐儿几个二房的侄女儿不甚亲热,但也不愿意看她们跳火坑吭也不吭一声。

只不过她没有说话的余地,只是等张婆婆走了,这才去正房的耳房里找方婆子:“娘,你知道蓉姐儿说的是什么人家么?”

她刚准备说出自己的怀疑,方婆子就满脸堆笑道:“知道知道!真是天大的好事,这一回可得好好谢谢张家姐姐――说的是??粉巷卖手帕的路家!你说说你说说,这样的人家,要不是张家姐姐说的好话,怎么说得上!”

王氏一下愣住了,然后心不在焉地应了方婆子几句。回东厢房的时候还十分奇怪地看了西厢房一眼,正好和孙氏看了一个对眼。

孙氏正在摆弄那一对鎏金银钗,看到王氏看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虚,猛的一下就把堂屋的门给关上了。

王氏确实很纳闷,不过她的纳闷没有人能说。只有晚上赵吉回来了,她才能念叨一回:“今日张婆婆带着人给蓉姐儿下聘礼了。”

赵吉才听说张婆婆在给赵蕙蕙说亲,这就有了下聘礼的消息,一时之间有些愣。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么快啊?我记得蕙姐儿说亲还比我们蓉姐儿迟哩,我们这边还在商量问名的事儿,那边居然已经下聘礼了。”

王氏也跟着道:“是呀,就是太奇怪了――说的人家是旁边??粉巷卖手帕的路家。”

赵吉对这户人家记忆颇深,因为之前王氏和他商量和那家做亲的时候是仔仔细细了解过的。虽然最后选了罗家而不是路家,但了解可一点不少。

“居然是路家?”赵吉也觉得奇怪,却说不上来为什么。

王氏既然说了一个开头,也就接着往下说:“我今天问了娘,娘说是蕙姐儿过完十五的生日就要出嫁。这样着急的,总觉得不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