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生气地不和赵吉说话,打算明日再和赵莺莺说些夫妻相处之道――之前赵蓉蓉来说的,大多是和夫家的相处,而不是和丈夫的。王氏觉得她还是很有必要再和赵莺莺提一下的。
等到第二日的时候,王氏便让赵莺莺和她一起在东屋做活儿。赵莺莺无事可做,又不想婚前做针线,便干脆拿了各种线出来,打成各种各样的结子、络子,将来无论是装饰屋子还是配帕子、帘子等,都是使得的。
“以后和本哥儿相处,最重要的又是软和一些。本哥儿那人我看过了,本性刚强,最是吃软不吃硬的样子。你和她好生过日子,顺着他些。”
说到这里,王氏再看赵莺莺,赵莺莺只专注于打络子,并不怎么在意的样子。便叹了一口气道:“本哥儿是中意你,千方百计求娶了你去。你这样是比好多妇人强出百倍了,可是也不能因此就随意起来!”
这世上有些夫妻是成亲前就有情意的,这当然是千好万好。少年情意最是真挚,哪怕是将来发达了、变故了,这都不能轻易忘记。只不过在这世道中,这种毕竟是少数当中的少数,更多的人挑起盖头才第一次夫妻相见!
赵莺莺听到这里才‘哎’地应了一声,并不是为了这话,而是为了王氏的慈母心肠。至于这话,她听一半也就是了。
天底下女子再要强,在丈夫面前也要软和一些。赵莺莺很佩服那些在丈夫面前也坚持自己的,可是世道如此,要想过的舒服,有些选择就得迂回、婉转一些。她又不是那等强硬不知变通的――那等样子的人在皇宫也活不下去。总之,她是不会和崔本顶牛的。
可是王氏要求她对崔本有多恭顺,那就是说笑话了。她早就打算好了,她要过平平常常却又舒舒服服的一辈子,上辈子已经够苦了,这辈子生在这样的市井之中,那还为难自己做什么?
丈夫和夫家她恭敬一些是正常的,可要是做的太过了,她大不了撂挑子不干――在皇宫里当差没办法不干,那市井人家还不能顺着自己一些吗?休妻又不会砍头掉脑袋。大不了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凭着自己的手艺,总归能过的去。
王氏听赵莺莺的意思,哪能不明白是这个女儿一点傲气又发作了。可真要说什么又舍不得说!女儿这样骄傲也有他们养成的缘故,这时候为着嫁人就让她百般折损,这算什么?只能心里对自己说再等等,等到日后真有什么麻烦了,再让赵莺莺服软不成。至于现在,那就这样吧。
往好处想,赵莺莺表面的恭顺还是会做的,这般已经很能应付了。反正崔家是分家了的,再麻烦又能麻烦到哪里去!
赵莺莺满把攥着丝绳、鼠线之类上下翻飞,那等装饰屋子的大结子算是嫁妆的一部分,她早在绣嫁妆的时候做好了。现在做的就是一些小东西,旁边摆着一个匣子,做好一个就扔进去一个。这才做了三五天,一个匣子已经装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