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道:“这样的聘礼实在是太过了,传出去人家议论恐怕不太好――说不定也是赵家的人坚持,本哥儿应该硬气一些的。”
听到妹妹说崔本给赵家的聘礼,刘姨妈羡慕的眼珠子都绿了。想她家当初不重生男重生女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的有这样的好事!如今却是眼睁睁的错过了,心中如何不叫苦不迭!
只不过再如何叫苦也没有用了,如今崔家和赵家已经定了亲,看着崔本对那个赵家姐儿喜欢的不得了,事情就是板上钉钉啊!所以她也只能拿着这件事羡慕几声,议论几句,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与其一直说这些没希望的事情,还不如下力气在刘四姐身上――到现在刘四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呢!
“四姐是个好的,你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受上头姐姐们的拖累,实在是没话可说了。你这里要是有什么好人家子弟要寻摸亲事,记得帮着留意!”刘姨妈如今也是为了刘四姐的婚事殚精竭虑。
母亲是这样,刘四姐自身却不一定是这个想头。她如今十五岁了,正是少女怀春的时候,心中早就有人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崔本――刘家和崔家不算是街坊,但是也不是住的很远,她小时候就认识崔本了。
崔本从小就比同龄人厉害,小孩子不敢和大人商量事情,他就敢。一伙人聚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那都要有他统筹,不然一定会中途散掉。刘四姐从小看着这些,对崔本崇拜的不得了。
若说小时候还只是崇拜,最多就是跟着那些半大小子身后做跟屁虫。长大之后就全然不同了,她开始频繁想起崔本,为此常有脸红。明白男女之情后,更进一步,她知道自己是想嫁给崔本。
然而到这里也就罢了,少女怀春是常有的事情。等到爹娘给她们寻摸亲事的时候,她们自然会收心。有一些女孩子会坚持自己恋慕的男子,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还是在父母的选择下默认了。
但是问题就出在寻摸亲事的时候刘姨妈和她丈夫正好看中了崔本,而且请尤氏帮忙的时候并没有避讳刘四姐。这就等于是告诉刘四姐,她将来是会嫁给崔本的――这些日子以来,她几乎把崔本当作了她未来的丈夫。
春天的时候尤氏已经告诉刘姨妈,崔本和赵家已经说定了亲事,刘姨妈当然十分可惜,但也只是可惜而已。而刘四姐就不同了,这件事告诉她她也改变不了原本的想法了,在崔本下聘礼之前她还能自己告诉自己,事情不到最后关头,必定是有转机的!
然而如今聘礼已下,就算有转机,那可能性也小的可怜了。在家里人看不到的地方,刘四姐心乱如麻。从小受到的教导让她顺从于父母的安排,这是这些日子,这些日子她已经把崔本当作了她未来的丈夫了,满心的思慕都是他。现在忽然改变,说是要给她说旁的亲事,她如何能适应!
“四姐,你别着急,你现在才十五呢,没了崔家老七,难道你就不嫁人了?天底下好男子多的是,说不定后头还能有更好的呢。”刘姨妈倒是注意到了女儿最近有一些闷闷不乐,猜测着理由,然后安慰女儿。
刘四姐也只能勉强笑笑,算是默认刘姨妈的说法。至于她真正的想法,她不打算说,或者说她不能说――她恋慕崔本,已经把崔本当成是自己的丈夫了?这能说么!必然是不能够的。
刘姨妈为了表达她说话的可靠性,连忙把这些日子的努力展现给女儿:“你看看,这是你大姐帮忙寻摸的人家,也在甘泉街上,是做米粮生意的,家里开米铺呢!多好的人家。唯一的不好就是这家儿子多,这个说亲的不是长子也不是幺儿的,恐怕分不到太多家产。”
刘姨妈认认真真地挑女婿,想找一个样样都好的。只不过在看过崔本之后再看其他人,那必然是多少有些差距。不过没办法,现实如此,她也只能适应这种情况,和女儿说道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