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她一桩心事,所以总体而言是好事,只不过好事里面参杂了一些不满而已。
“确切日子定下来了就好,等到蕙姐儿出嫁的时候一定要来说,我这个当祖母的肯定要看着长孙女出嫁。还有她三叔和三婶,谁不过去?这是一家人的事情!”方婆子叮嘱她这些事也就放她走了。
其实不用方婆子说,孙氏自然会请。到时候家里办酒席是可以收份子钱的,虽然大家都没什么钱,但是聊胜于无。而且像方婆子王氏这样女眷还要给蕙姐儿添妆,这也是有得赚的。
等到送走了过来给方婆子磕头的大房二房,赵家一家有陷入准备年饭的忙碌。好在这种事都是提前计划好的,现在一样一样穿插着做,在中午之前准备好肯定是不会迟的。
赵家的习惯是中午就吃年饭――据说有些人家的传统是晚上,这是地域差别带来的不同。而扬州很多家户人家都来自南北各地,很多人家还是按照老家那边的来的。
赵家吃饭之前有赵吉去门口放了一挂鞭炮,等到鞭炮放完,巷子里就有好多小孩子扑上来。这是为了在放完的炮仗里面找没有炸的炮仗,这对于小孩子来说显然是个不小的诱惑。
赵蒙站在门口看着,把刚刚赵蒙点鞭炮的香给摁灭了,笑着道:“我记得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后来家里宽裕了,爹娘就给我买炮仗......当时是觉得鞭炮好玩,现在却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应个竟景而已。”
王氏在桌旁给家里大人孩子盛饭,听他这么说,便道:“那是你长大了,自然也就渐渐觉得这些没意思了――说起来蒙哥儿翻过年就是十七岁看,是不是该把媳妇寻摸出来了?”
这话一说,就把赵蒙闹了一个大红脸,赵莺莺见她这样,吃吃的笑了起来。赵蒙也到了春心萌动的年纪,平常说女孩子的事情她看似不在乎,其实都竖着耳朵听着呢!这时候又说娶媳妇,不要说也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王氏想着媳妇的事情,又道:“这件事急不得,若是蒙哥儿娶妻,这就是咱们家的长媳了。这要是挑的不好,以后有的是麻烦。”
很多人家在娶了长媳之后依旧不会放权给媳妇,这看起来不合理。但是王氏也是这么打算的――她并不是打算做个恶婆婆,各处的限制儿媳妇,把人家吃的死死的。只不过家里还有三个没有婚配的孩子,要是长嫂当家了,以后很多事情就要平白生出麻烦来。
一家人坐下吃菜,赵吉给王氏夹了好大一块烧鸡,笑着道:“这件事急什么?我们蒙哥儿生的不坏,又很能干。至于咱们家,就算不富裕,那也是一个殷实人家了。到时候找个贤惠的儿媳妇,很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