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现在一般连院子大门都不开,这是尽量减少和邻里的交往,这也是现在所有殷实人家的做派。最怕的就是平常相交的街坊邻里找你借钱借粮。不能借,但是多年的街坊又实在难以开口,减少邻里交往就是一个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办法了。
赵家的粮食自家肯定是足够的,但是要匀出来给别人一些,那就力有未逮了。更何况匀出来给谁呢?开了一个口子,别人就都指望你家了,所以这个头不能开。
借钱的也是一样,赵家在订了瓦片和石灰之后就没有多少余钱了,这甚至是算了赵莺莺的钱得出的数目。而借了一家,也会引来更多的人。
围墙高高的――这座宅子本来属于一个大户人家,自然有高墙。院门上有一根沉重的门闩,这些把赵家和外面的世界分开。赵家人主动关上了门,在狂风骤雨当中做了一个孤岛。
不是他们不愿意和人交往与人抱团,而是现在不能这么做,他们想到的只有保住自身而已。
大约过了小半晌,隐隐约约听到一些动静,像是不远不近的地方发出的,有哭号声夹杂其中。赵家一家人都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不是他们个个都那么好奇,而是在这种关头,保护消息的畅通也很重要。
不然一开始赵蒙冒着雨扒门缝听消息,王氏是不可能不说一句话的。
赵莺莺也没有心思再做活儿了,想了想,拉住赵蒙:“哥,我记得家里有大梯子的,我们爬上屋顶看看吧!”
每家每户一般都会备下梯子,赵家当然不例外。歪了方便日常所需,他们家的梯子是足够上房的。之前赵吉还踩梯子上房顶检查过宅子的屋顶如何,有该换的瓦片都换掉。所以下了这么久的雨,赵家房顶好好的,一点雨水也没有漏下来。
赵蒙一听也是眼前一亮,连忙去找梯子。赵蓉蓉也起身:“我替你们两个扶着梯子!”
最后因为正房d屋顶最高,赵蒙把梯子架在了正房下面,站得高看得远嘛。然后就是赵蓉蓉撑着一把伞看弟弟妹妹只带了一只斗笠上梯子――空不出手拿雨伞,穿上所以又行动不便,不好做爬梯子上房顶的事,赵莺莺和赵蒙便干脆只戴了斗笠,保护肩膀以上的部分。
赵蒙先上的房顶,他是男孩子,又是哥哥,所以格外照顾赵莺莺一些。扶着她的手站在屋顶上,免得她不小心跌倒。
这时候雨不算大,但是对于看东西,特别是看远处的东西,还是有影响的。赵莺莺抹了一把脸,赵蒙干脆把斗笠解了下来直接手搭凉棚去观望。
好在那样的动静还是很容易观察到的,就在太平巷子外最近的一家粮铺,人都堵在那一截的街道了。赵蒙和赵莺莺隐隐约约看到那不是有序的买米,所有人都像是疯了一样往里面挤。
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没有人挤伤,有没有人趁机没给钱,有没有人干脆上手抢别人的。赵莺莺看不清楚,但是内心一个个给出了答案,有的,有的,有的,而且肯定不只是这些事情!这几乎是一定的。
而这还只是离太平巷子最近的一家粮店而已,赵莺莺不敢想――是不是整个扬州的粮店都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个她的家乡,繁华富庶的扬州,每一个扬州人都因为她的富有而格外自矜自傲,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这还是扬州吗?
看清楚了情况,赵莺莺和赵蒙才顺着梯子有下来。赵蓉蓉也不问他们两个看到了什么,只是推着他们道:“娘已经去烧水了,快去进屋,准备洗个热水澡。”
赵莺莺是个女孩子,洗头洗澡当然比赵蒙要慢。等到她出来的时候赵蒙已经在说看到了情况了。
“...看的到甘泉街上的几家粮铺,最近的那一家最清楚。没有排队,反正我只看到了人挤人,情况乱的很。”
赵蓉蓉看到赵莺莺过来,连忙把滚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