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何岸教孩子们写毛笔字,孩子们觉得新鲜啊,写了毛笔字都带回家给父母看,谁看了不觉得稀罕。
虽然说不指望孩子将来读书能读多高去,可写得一手好字,就算在农村也很了不起,那是十里八乡办什么红白喜事都要请去搭把手的人。
这下就坏了,孙大姐家几个儿子看其他人家孩子都去上学,都学什么毛笔字,一个个不干了,都要去上学,闹得孙大姐实在没办法,喊丈夫把几个儿子打了一顿。
几个儿子挨了打还不老实,非要闹着去上学。
孙大姐心里憋着气,又不敢冲闻从音撒火,只能对许老师挑拨离间,寻思着许老师跟那几个新老师撵走,这学校恢复成跟原来一样,这儿子们就不稀罕读书了。
孙大姐瞪着葛大姐:“我家儿子不读书咋了,这读书多花钱啊,读书出来又能挣多少钱,还不如趁着现在,多给家里干点儿活呢。”
葛大姐冲许老师摆摆手,示意许老师赶紧走,许老师也知道孙大姐这人,连忙缩缩脖子,跑了。
葛大姐才懒得跟孙大姐吵,读书能挣多少钱她是不知道,可这孩子读不读书那走出去真是不一样。
像孙大姐家几个儿子,明明家里也不是没钱,却养的畏畏缩缩,满口草拟吗你大爷的,谁见了不暗暗皱眉。
她家三个孩子,永志永红虽然皮了些,可走出去也是体面有礼貌的好孩子。
第62章 第六十二天
“闻大夫, 您听说了嘛,咱们岛上来记者了!”
林诗蕊几个小姑娘很是兴奋地跑过来分享八卦。
闻从音刚写完一份医案,听见这话, 有些惊讶:“是嘛?哪个报社的?”
“不知道, 听说是首都那边来的, 可了不起, 两个记者, 一男一女, 打扮的可时髦了。”
林诗蕊道:“还带着相机呢。”
孙丹阳道:“这记者们跑咱们岛上来干什么,咱们岛上也没什么好看的啊。”
马迟仓不赞同孙丹阳的想法, “话可不能这么说,兴许是来表扬夸奖部队的呢, 是不是, 闻老师?”
闻从音可不清楚这些,她笑着说道:“我不知道,你们别问我,这记者来就来吧, 横竖跟咱们也没什么关系。”
她对记者不像是这一代人一般, 把记者奉若神明。
后世的记者报道早已砸烂了公信力, 这年头的也半差不差,说白了, 记者这个职业本应该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可这种喉舌宣传大部分时候难免被有心人利用,报道出来的消息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林诗蕊等人都知道闻从音的性格如此, 并不惊讶,只不过是几个小姑娘都觉得这事新鲜, 毕竟那可是首都来的记者们,要是能被他们报道,上了新闻,那说不定就扬名全国了。
闻从音下班回家,刚到家,葛大姐就冲她招手,闻从音走过去,葛大姐指了指闻从音家里头,对她道:“小闻,你家来亲戚了。”
“亲戚?谁?”闻从音脑子里第一个浮现的是闻父,但她很快意识到闻父是不太可能来的,以闻父那老奸巨猾的性格,除非北京风向彻底变了,否则他绝不会跑到岛上来。
“是老耿家的亲戚,你家孩子招呼人进去坐了,听说是你家那口子的堂妹。”
葛大姐飞快地报信,然后小声地对闻从音说道:“那个女同志一看就有些不太好伺候,你小心着点儿。”
闻从音跟葛大姐嗯了一声,推开门走进去。
屋里向阳跟丽娜刚给耿颐端了水,听见脚步声,耿颐回头一看,便瞧见个穿着一身颇为朴素的女同志进来,那女同志上身穿着薄羊毛衫,下面是一条亚麻色裤子,看似简单利索,可这么一身衣裳穿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