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后女队队长谁来当啊?
佛爷不会让丁舒舒或者是金莉莉来当吧?
不要啊……”
“佛爷想让霞姐打东京。”
猫猫叹了口气。
“两年后霞姐就29岁,一身旧伤,她打得也很吃力但又必须顶上……
暴暴,霞姐其实挺看好你的。”
朱淇没接茬,她总不能说“放心吧,两年后你俩都没拿牌”。
猫猫紧跟着又说:“大家心里其实都清楚的很,这次国乒队回来能这么安安稳稳,是因为你拿了世冠杯,不然我们要被骂死了……”
确实……
丁舒舒没办法顶住,金莉莉的水平又发挥不稳定。
所以连队长都开始关注更下一批的猫猫和朱淇。
猫猫年纪倒是刚好,两年后21岁正是当打之年,可肩膀的伤一直反复……
阿水嘟囔:“霞姐也挺不容易,把自己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国家队了,我到了29岁肯定早就退役结婚了……”
/
教练们自然也知道目前队内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
朱淇两年后也才17岁,进入国乒队为时尚短,能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她吗?
徐冬先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
她也是从球员过来的,现在身份转变成了教练,思考的方向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运动员和教练之间的相处,甚至要远比和运动员父母的关系还要密切。
毕竟这些孩子们有的从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就外出到市队、省队到处集训,还是个孩子的年纪就进入了半个社会人的状态。
教练对于运动员来说,是集指导、父母、老师与一体的存在。
不仅要教运动员技战术,还要教运动员做人,培养品德。
既然何千路把这个孩子交给自己,又是一个优秀的璞玉。
无论如何,她一定要给带好!
于是,徐冬专门买了一个笔记簿,在上面写下了朱淇的名字。
出生年月日、身高体重、肌肉量、训练指标、体能测试、200米冲刺记录、400米记录、800米记录……
……
后面越写越多,要记得东西也越来越多,甚至连一些杂七杂八的观察也放了上去。
早餐喜欢吃包子,因为好拿,可以在上训的路上吃完。
午餐喜欢去南食堂,因为做粤菜的老师傅不手抖。
讨厌一切昆虫,上次有个飞虫落毛巾上,她把毛巾洗了八遍。
讨厌一切酸口食物包括酸水果……
生理期……
“我滴个妈,你这是养孩子呢?
至于吗?”
常红霞捧着一个文件,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徐冬身后,咂舌。
“去你的,别瞎扯。
你跑过来干啥呢?”
徐冬合上笔记本,笑着和常红霞闲聊。
她俩以前是队友,常红霞这个女队队长位置还是从徐冬手里接过去的。
来找徐冬之前,常红霞一直翻阅着朱淇在省队里的比赛记录。
怪不得任主席一直把这个孩子挂在嘴边。
从朱淇十三岁开始,打国内赛几乎没怎么输过。
十五岁这年几乎毫无败绩……
这就是天降“武曲星”。
小战神。
光是那一片代表胜率的红色标记,映入眼帘的时候就让人赞叹不已。
真不愧是何千路带出来的徒弟。
常红霞也就比徐冬小一岁,和何千路、高晓峰他们也是一个时代出来的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