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世青赛单打冠军可以直通世冠杯,虽然你是省队成员,但有人往国际乒联举荐,可以给你塞一个名额,但只能以个人名义参加。

放心吧,我给你做场外指导和开赛前的教练。”

他笑嘻嘻地对朱淇眨眼。

“咱们上头也有人。”

朱淇的心脏乱跳,太阳穴猛得跳了好几下,但头脑却依旧清晰。

“个人名义?”

“对,但是赢了不升国旗不放国歌。”

“那你省队怎么办?”

“不干了,老子也跟那孙子掀桌子了。”

“我可没有钱请你。”

“没问你这小财迷要钱!”

何千路从身后变出来一个团成团的报纸,一张张拆开,把里面的东西递给朱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你那个破球拍真的不能再用了,木芯都打烂了怎么能打三大赛之一的世冠杯呢?

拆开看看。”

朱淇一摸到轮廓,就大概知道这是什么。

一把崭新的球拍躺在她的手里,把柄处有红色火焰纹路,像某种鸟兽的羽毛。

这是何千路请了两天假,特地跑到制作职业运动员球拍的朱雀工厂,从挑木材到定板,完全按照朱淇用拍习惯制作出来的。

他说:“哥要送你去世冠杯的金王座。”

世冠杯。

两年举办一次。

冗杂了羽毛球、排球、篮球、田径、游泳、竞走、乒乓球等诸多赛事。

但是所有项目都只有冠军,没有亚军和季军。

这就意味着,十五岁的她和全世界的种子选手v做第一次竞争。

何千路眯眼:“世冠杯,聚集全球各国前三排种子选手,可不是你85岁以下的小孩过家家,史称登基之战,你敢不敢打?”

朱淇斩钉截铁:“敢!”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敢。

职业道路的豪赌,她在姓名栏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下一本开《我在70年代打乒乓》,可点击专栏提前收藏哦!

开文的话也会有通知滴!

第五章澳宫世冠杯①

向国际乒联递交了报名表和报名费用之后,这段时间朱淇就先住在宾馆里。

何千路在金陵郊区找了个有乒乓球桌的小学,校长看到朱淇有运动员证,以为是省队运动员出来“加餐”,表示可以免费借用他们球桌和学校操场。

距离世冠杯还有两个月。

报纸上说,各省成绩优异的球员已经被送去青年集训营基地。

时间也很巧,朱淇打完世冠杯,应该也是青训营里进国二队名单出来的时候。

这次参加的女乒苗子有108个人,像上梁山一样浩浩荡荡。

这108人里面,能进入国家二队的只有3-5人。

朱淇合上报纸,掰着手指算概率。

尼玛,这都快赶上以后考公务员了吧?

不是说这两年没啥人练体育了吗?

何千路不以为然:“这才多少人?

当年老子那一届,男乒苗子都三百多人,那才叫真正的群雄四起、关关难过关关过。

像你知道的什么高晓峰啊、黄大旭啊、刘满啊……

都是我那一届的人才。

光打队内大循环,就打了整整一个月,还因为人太多分别打了两批,我的腰间盘积水就是那个时候打得。”

“牛掰。”

朱淇竖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