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俞这样想着,又往标书上敲了一笔。

为了写课题他连续一周没有睡好觉,周末更是在电脑前坐了一整天,腰酸背痛腿抽筋,甚想去做个马杀鸡。

而小赵同学在急诊轮转也不好过,经常只能深夜或者凌晨给他回消息。向俞也不太忍心折腾他,能自己想办法的都自己解决了,有些内部材料或者需要版权的量表才让他替自己找齐。

“最后一份材料存在门诊电脑里,”赵灵暄给向俞回消息的时候他正在打游戏,“我明天拷下来了发给你。”

小赵真的好认真,向俞都忍不住感叹。

第二天帮患儿家属开医嘱的时候,赵灵暄发来了材料,家属看到了小赵的名字,夸了一句性格好对病人耐心医术也高明,不知以后要便宜谁家姑娘。

向俞点点头认同,“我们赵医生的确很吃香,就是眼光应该蛮高哈哈哈。”

家属点点头:“我说认识个教育局上班的姑娘,长得也漂亮,他大概是没看上,推辞说自己已经遇到喜欢的人了……向医生,赵医生有女朋友吗?”

他也愣了一下:“没听说啊,可能最近刚谈上的吧。”

很快到了收尾阶段,赵灵暄把用得上的东西事无巨细地发来,他开始往系统里上传各种材料。因为申报用的是院长的账号,所以蒋继今所有的履历和证件被他看得一干二净。

各类头衔和奖项将简介栏填得满满当当,而院长本人今年四十二而已,作为主任和副教授都算得上年轻。新官上任所以需要科研项目,大概率会为这个课题出力,所以向俞这一次误打误撞,算得上天时地利。

第4章 领导

*

提交成功的那一刻向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告诉小赵申请书都弄好了,接下来成不成就靠大腿和运气。

赵灵暄说:“其他科室的课题都做分子和基因,咱们的课题可能有点不够高大上,胜在设计合理可行性强,希望能上。”

他今年的运气可能都在上岸这件事上了,因此并不抱很大信心。偶尔翻相册时点到还未删掉的课题材料,鬼使神差地看半天蒋继今的履历和照片,心里忍不住暗暗计算自己达到这个高度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二院从来不缺人才,近几年博士浓度越来越高,研究生几乎遍地都是。向俞今年二十八岁,工作两年聘主治,又要五年才能升副高,再要五年到正高,期间还要考上教师证然后升教授。每一步走起来都不那么容易,他感觉两眼一黑想躺平做咸鱼。

好在一周后有了个不错的消息,小赵告诉他课题经过初选,上了医院推荐名额,已经送到省里了。

不过蒋继今要见他。

向俞有些忐忑,不知领导找他有什么事。

副院长办公室在门诊大楼,他坐电梯上了五楼,就看见赵灵暄在门口向他招手。蒋院长在门诊还有病人,赵灵暄说了两句在急诊轮转的辛苦,还说课题能成都是向俞的功劳。

他不敢居功,在二院这么多人才竞争的地方,没有院长的原因他绝对不信。他正在跟小赵咬耳朵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蒋继今来了,脑袋好像被轻轻拍了一下。

“院,院长,”一向伶牙俐齿的向俞结巴了一下,“……早上好。”

蒋院长轻轻点了下头,眼角微微带着笑意,侧身让他们进门。和他的青涩笨拙不同,小赵显然对和领导相处这件事很上道,一进办公室便主动烧水泡茶,将领导和他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和蒋继今面对面坐着的向俞有些局促,领导不开口他连大气都不敢出,院长倒是愣了一下:“是叫……”

“……向俞。”他连忙补充道,心里庆幸领导已经忘了自己,忘了面试时的社死现场。

蒋院长问了几句他的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