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2)

那老汉道:“小的原本是不要告状的,也不知道甚么开封府包大人,只是那日,那日……”忽的打了一个寒噤,似是十分后怕。

公孙策近前道:“老人家,你且莫急,你姓氏为何,家在何方,因何到开封府告状,一一道来便是。”

那老汉忙道:“是是,老汉姓刘,啊不,小人姓刘,家中排行第七,人称刘老七。小的是山西文水县人……”

听到“文水”二字,诸人心中俱是一动,王朝更是失声道:“文水?”

刘老七看了王朝一眼,又道:“小的家中贫苦,又好喝酒,说起来,小的喝酒喝的把家中能卖的都卖啦……那日城中王大户家收妖……”

包拯咦了一声,道:“收妖?文水县也有收妖?你看的清楚,可是一位姑娘收的?”

刘老七茫然道:“姑娘?小的只见到是道士收的。”

包拯微感失望,道:“你且说下去。”

刘老七道:“那日城中王大户家中收妖,收完之后便开宴席,小的混进去喝了许都酒,只喝到天黑才回,迷迷糊糊的走岔了回家的路,却转到城外的乱葬岗,小人喝的多了,也不晓得害怕,竟在乱葬岗间睡了一夜,半夜里小的就听见有姑娘家叫小人的名字‘刘老七’,‘刘老七’。”

“小的睁眼看时,就看见一个顶好看的姑娘,身上穿的就是小人今日典当的裘氅。小的纳闷的紧,心想这是谁家的姑娘半夜到乱葬岗来,那个姑娘就跟小人说,要小人带一封状书到开封府,来找包大人告状。”

“小人心中好笑,就说哪有凭白去找官大人告状的道理,那姑娘却说小的只要把状书呈给包大人就是了。小人又说小人是穷光蛋,养活自己的钱都没有啦,哪里能到开封府告状啊。那姑娘便被小人给问住了,过了好久才说自己出来的匆忙,身上也没带银两,便把一个雕着花的手炉给小人,还把身上的氅裘也脱下来,说‘你把这两样给典当了,就该有钱上路了’,小的还是不想来告,那姑娘又说,开封府里多的是我的朋友,你到了那里,包大人会赏你的,赏你的钱,怕是够你一辈子买酒喝。小人一听就乐了,这么一乐,就醒啦。”

公孙策疑道:“醒了?这么说你之前都是在做梦?”

刘老七点点头,忽的又摇摇头,道:“小的也以为在做梦,哪知道一揉眼睛,看到身边就放着那氅裘手炉还有一封状书,小的唬了一跳,爬起来看时,才发觉小的睡在一座新坟之上,吓,可不是鬼魂托梦的说。”

话音刚落,就听张龙怒道:“你胡说。”

刘老七吓了一跳,包拯看向张龙,面有责怪之色,张龙的声音不由低了下去,但仍忍不住道:“属下一时失口,只是听刘老七说是什么‘鬼魂托梦’,情急失言。”

包拯不语,又向刘老七道:“适才你说有一封状书,状书何在?”

刘老七忙从怀中掏出一卷素帛,公孙策接过递给包拯,刘老七一边伸长脖子偷瞧一边道:“小的是一眼也没看过,小的曾经想偷偷看是什么样,谁知怎生也打不开。”

马汉哼了一声道:“我端木姐的东西,当然不是随随便便谁都能打开的。”

包拯展开素帛,忽的咦了一声,唤公孙策道:“公孙先生,你过来看。”

公孙策近前一看,亦是讶然,展昭上前看时,见那素帛从中裂开,只是一半,上面只潦草写了一个字“有”,因着先时卷成一卷,需得展开之后,才知缺了一半。

包拯心中生疑,看向刘老七道:“这素帛你还曾交由何人看过?”

刘老七忙叩头道:“小的不敢,小的连打开都打开不了,更不会交由别人看了。”

公孙策沉吟道:“这就怪了,端木姑娘传书,怎么会只给了一半,这个‘有’字,却不知是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