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知道,周姐”

就这样我们开始搬行李,其实也好搬,在搬家之前周姨和妈妈他们就把东西都分门别类的标记好,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谁的东西是属于谁的,都一一贴了一张纸条,跟本就不怕到时候东西找不到,或者放乱了。这不很快就把沈伯家里的东西搬完了吗。

“沈南你在家里看门,除了自家人,谁叫门都不开,知道吗”又听到周姨说

“知道了,妈”

“周姐不至于吧”妈妈看到周姨这么嘱咐南姐姐说

“那可不一定,这里什么人没有呀,咱们又是初来扎到的,谁也不认识,这样是真让人顺走了东西,那就别想着要回来了”

“周姐说这也是,别看这样东西部之钱,但是少了一样还就是不行。”

第69章 肉偷着吃才香呢

听的正在给搬家的后勤处主任,都再心里想,谁敢顺你们两家的东西呀,你们恐怕还不知道,你们没来之前,家属区的妇女都打听清楚了,你们一个是军区医院最厉害的手术大夫,在全国都排的上号的人,就说现在部队有一半的军官,都找过刘大夫看伤,或者找她做过手术,还有数十位团级以上的干部,都是在病危的情况下她给抢救过来。

而周护士长,那功劳也不亚于刘大夫呀,那个战士去军区医院外科看病看伤,不知道周护士长的。

这样是不长眼冲撞了这两位其中的一位,到时候去军区医院看病,那就得掂量掂量,别到时候是用牛刀做给你做手术呢,还是用牛针给你打针吧

新家确实像爸爸说的一样,不过好在新家也有炕,两家的炕都是南北砌的4米×2米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沈伯家,在西屋靠里窗户的地方,隔出来一个一米宽的小单间来,并在上面看了一扇窗户,里面不会显示这么暗,而且通风,同时又安了一扇门,这个里间就是南姐姐的卧室了,没办法,谁让房子就这么大呢。

我们家因为人口少,倒是闲着地方大。这也就是人口少,要是人口比沈伯家还多,还真没有地方住。不过听说有的人家把厨房旁的柴房也给砌上炕了。

也是军区家属区都是刚刚盖的新房子,就是柴房也比一般人家的好,住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搬过来有一些日子才发现,并没有像其他人过来的那样,有人看到新人来,故意过来找茬,而是听到有人说妈妈和周姨多么厉害,她们都不敢招惹。

再一个就是妈妈和周姨他们的工作,比家属区很多妇人工作都要好,而且还同是军人,工资有好,只有讨好的份,可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妈妈和周姨搬过来的第二天就去医院上班了,根本就见不到人,下午下班后,回来天都不早了,哪有时间去和人家闲着拉家常呀。

就是有有说酸话的,并没有时间去在意,妈妈和周姨每天都得提前一个半小时走,每天都要骑车去上班,根本就没有时间在家,就是休息的时候,也不怎么在外面转悠,或者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去市里。

而我们更不会管,我们每天也是很忙的,每天早早起来晨练,吃完早饭后,就拿些背篓去挖野菜(其实去找秘密基地),中午回来吃饭后,就开始整理野菜,晒菜干,还的挤出来时间来学两个小时习。

晚上呢,就坐在一起讨论一下今天的收获,同时探讨一些从家属区得到的消息,哪些人家是可以深交的,哪些是需要注意的,但又不能得罪的,别看我们人小,但是也知道一些事的重要性。

来到这里最让我们高兴的就是附近到处都是山,可以随时去,关键是父母也不用担心,在一定的范围内,部队官兵都给清理干净了,像什么野猪啥的根本就没有。

其他的小朋友我们不知道都每天在干嘛,但是我们五个都每天背着背篓,背着水壶就去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