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就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意思是“着眼世界之上”,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由于个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就会形成不同的世界观。它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成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也就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人生观:是一个哲学术语,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指的是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是人们在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其实就是你对周围人以及事物的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没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第235章 接待(一)

还有就是三观的形成:

三观的形成有依存关系,同时也是并行的,它们辩证统一,相互作用,追求崇高的真善美。它的形成,是“个人经历”+“他人经验”+“思维发展”+“个人欲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个人经历:这里的个人经历指的是人生中的事件,就像你和哥哥们一样生于村庄,对哪里的生活了如指掌,但是你现在有生活在城里,起初刚来的时候,你们什么都不懂,可是现在,不也是过的很好,以后你们也还会遇到很多事,这些事,会奠定你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他人经验:例如书本上面的知识,他人传授的道理,甚至别人现成的三观,都有可能会被人吸收、接受。

思维发展:人的思维不断发展,有小时候感性的认识世界,到后来思维能力逐步完善,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用逻辑思维。

个人欲望:渴望安逸,因此三观偏向轻松、与世无争;渴望金钱,因此三观更重利益;渴望感情,因此可能三观倾向于家庭。因为欲望并不是决定三观的唯一因素。

这三观还有其他的定义:

比方说

事业观: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工作观:要勇于在服务大局中主动出击,把握好职业观与事业观的关系。其次,要树立一种紧迫感。

政绩观:所谓政绩观,是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不管将来干什么职业,都要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认识,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根本体现。

除了这些以外,也还有其他的定义

比如信佛教的人

指的是一心三观,为空观、假观、中观。

一.天台宗:(一)空观-具云“从假入空观”。即了别一切事物万象,都属虚幻不实,由修观力认识一切非真,趋入真实相的本体。(二)假观-具云“从空入假观”。即不执于空而还入幻化世谛,运用妄相直显破用平等。(三)中观-具云“中道观”,即不执空有二边,谛照实相,证入清净性海。

二.华严宗:(一)真空观-即泯绝有无的情计,寄显事色,尽摄于空平等。(二)理事无碍观-即万象差别与平等无差理性,镕融相涉而无碍自在。(三)周徧含容观-由万象无碍自在而一多相即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