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下边还有一层,可以放小被子,衣服,尿布啥的。
自家这个儿子,比其他小孩相对来说要安静一些,不过脾气却很大,稍微有点不顺他的意,就使劲的嚎,自己已经给他纠正了好几次比,目前的效果还不错,到时还的纠正。
“李知青,你不过去看看馒头”
“不用,他这样都好几次,肯定是想自己陪他玩”
“这孩子嗓门真大”
“确实不小”
馒头看到自己妈妈没有过来,也就不嚎了,现在对于他来说,外面的世界真大,好多人,好多都不认识,但是看样子很好玩。
就这样,自己带着孩子开始上工。
住在牛棚里的沈博文夫妇两个,也在大老远看过几眼大孙子,即使在想上前抱抱,可是始终没有过去。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能远远的看一眼孙子,比什么都强。
在大队所有的乡亲们眼里,他们两口子是下放放他们这个地方最早的,而且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也从来不想其他那些被下放的人,有事没事就闹腾一会。
直到前几年,上边不是抓他们游街就是批斗他们,他们才消停,这不现在都老老实实的在那里上工。
今年家里同样养了两头猪,一头任务猪,一头留着自己家,家里又不缺钱,也就不会像其他人家,把另外一头猪卖一半给供销社,或者偷偷拿着去黑市上去卖。
去年家里的两头猪,还是请队长叔自家帮忙抓起来杀的。
因为自己一个女同志带着孩子,不方便就男同志在家里吃饭,即使队长叔家的婶子嫂子都在,但是为了不落下画饼,给了队长叔家五斤肉。
同时在三哥回来的时候,让他带上两瓶酒去队长叔家感谢一番。
自己发现在到这里,比以前在抚松县的时候,明显的轻松许多,不管什么时候,反而觉着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大家也不会在乎其他的。
虽说今年带着孩子上工,可是自己不像怀着孩子的时候那样,小心翼翼的干活,现在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等儿子会说话的时候,不说人口粮,就今年挣的工分,怎么也够自己吃大半年的。
从68年开始大批的知青下乡,大队几乎每年都会来几个,同样也有知青托关系回城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留在乡下了。
不说老知青,就68年下乡后来的这些新的知青,他们现在也接受现实,老老实实的上工,虽说挣的不多,可是不管怎么说,够自己吃绰绰有余。
有的知青还能或多或少的补贴家里一点,但是他们老实上工了,可是只要来一批知青,哪怕是来一个,还是会闹出一些事情来。
第201章 闹腾
不是粮食不够吃,就是老知青欺负新来的知青,要不就是那个知青看上生产队的姑娘,小伙子什么的。
可以说,搞得大队乡亲们,都离知青院里的知青远远的,就怕被沾上。
可是千防万防依旧没能防的住,这不出事了
“听说了吗?三叔家的小闺女芳芳,正在闹绝食呢?”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是呀!是呀!说说,快说说”
“听说和知青院里的蔡知青搞对象呢?”
“那三叔能同意吗?”
“这不是不同意,芳芳才闹绝食”
“那知青院里的蔡知青怎么说”
“这个蔡知青一看就不是男人,到现在都没有露头呢?这不今天分粮食,都没有出来”
“那三叔家怎么说”
“三叔说了,芳芳要么去死,要么赶紧嫁人,但是绝对不能嫁给知青”
“这事不好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