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味儿不对吗?

钱家人也尝不出来什么,只觉得桂丫家的豆浆很香醇,很顺口。还是钱老大喝出了端倪

桂丫家的豆浆没有豆腥气,所以才会喝着很顺口。

一碗豆浆几个人分着喝,早就见底了,无奈又使人去买了几碗回来。认真地去尝,可不是吗,真没有豆腥气。

可豆浆不都是有豆腥气的吗?

这是许多人惯有的认识,在他们想法中,没有豆腥气的豆浆,还能叫豆浆吗?

可桂丫家的豆浆真没有豆腥气!

没有豆腥气的豆浆,就像是换了一个模子。明明看起来像豆浆,可它又不是豆浆。

与此同时,也有好几户人家都经历了钱家人的经历。

甚至有的人家因为之前一直犹豫,出来摆摊的时间晚了,根本没有体会到生意好是个什么样子。不说门罗可雀,但也是卖出去少得可怜。

豆浆这东西不能放,当天卖不掉,回来只能喂猪了。有的人家因为糟蹋了这么多东西,面对的却是这种场景,回家后气得不轻。有的还在坚持,有的只做了一天就不干了。

渐渐,许多人都不折腾了,不过还有两家还在坚持。

一个是钱家,另一个则是大房。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就如同卢广义所言,他们实在太心急了。

可不是太心急了吗?生意好不好,一日两日哪里看得出来。且钱家人为了和桂丫家抢生意,本来一文钱的豆浆,他们只卖半文,生意自然是好的。而最先出来做生意的几家,也都跟在后面有学有样,所以刚一开始,生意真好。

毕竟人都是喜欢贪便宜的不是吗?

而有些短视之人,见着别人生意那么好,不管不顾就头脑一热扎了进来。等经过一番试炼,效果立竿见影。

其实若是他们耐着性子多看几天,就能看出端倪。

可惜他们没有耐心。

许多人家都亏钱了,可关键亏钱也没处找理,谁也没怂恿他们去干,是他们自己眼热别人卢家二房,才泼了脸皮不要去抢人家生意,哪知生意没抢到,自家还亏了钱。

心里窝着一团火的人家不在少数,连着多日,都能时不时听见村里有两口子吵架的声音。自然是因为做生意亏钱之事,乡下人都不富裕,损失了百十文钱,谁家不心疼啊。

可能怪谁呢?

连着憋气了多日,二房一家人心里终于爽快了。

其实这不过是个选择题,同样也是个试金石,二房一家子在村里人缘好,看着似乎有不少交好的人家,可是不是真好,经过这一次就看出来了。

很显然卢明海这次十分失望,而失望的主要对象,还是大房那边。

以前他总是自我安慰,这毕竟是他爹娘大哥,所以即使那边做的很多事都经不起人说道,但他还是愿意自我欺骗的告诉自己,大哥不知情,这一切都是胡氏的错,爹他也很为难,若是有办法他也不会这样。

可事实证明,自私就是自私,他把他们当做亲大哥亲爹看,而很显然那边不是这么看待自己的。

卢明海不知道该怎么说,但这么一次又一次,让他的心降至冰点。

而大房那边依旧还在早出晚归的,不知为何他们竟执着得厉害,这一切自然落在有心的村民眼中。

钱家人素来贪财好利,还是可以理解,可卢家大房可是卢老二的亲爹亲哥哥,也这么做,着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人们惯性于给自己的行为找着各种借口,甚至惯性遗忘自己曾做的,而习惯将眼睛放在其他人的身上。当初抢卢家二房生意的人太多,大房混在人群中,倒也没有人考究他们。现如今大部分都消停了,卢家大